大白菜0.15元一斤 大陸農民一畝虧數百元

人氣 3449

【大紀元2019年11月28日訊】大陸今年大白菜價格出現「低谷」,地頭收購平均價格0.15元一斤,市場批發價格也創近年新低。有農產品行業官員表示,大白菜一畝地虧300~500元(人民幣,下同)。

菜農一畝地虧400元

據《新京報》等媒體報導,近日,河北玉田縣的菜農焦志利介紹,11月13日砍收了12萬斤左右大白菜,「每斤批發價0.18元,我還要包砍菜的人工,再加上成本,每斤利潤也就剩下0.09元,哪怕按照1畝收1萬斤算,一畝地也要虧400元。」

焦志利是黃林村本地人,共租了50畝地種菜,26畝地種白菜、24畝地種辣椒,每畝地一年租金1,000元,「白菜地一年種兩季,一季土豆,一季白菜。」

除了當天收割的13畝地種的是「北京3號」大白菜,另外13畝種的是「6零」和「二包尖」兩個品種。

「6零」賣得更便宜,在地頭以批發價每斤0.1元賣出去的,虧的錢更多。

焦志利捨不得賣「二包尖」了,他種的7畝「二包尖」已全部收割,現在碼在地裡蓋上了塑料膜,準備入窖冬儲,「進臘月了再賣,能賣多少錢也不知道,興許比地頭多一些,興許還不如在地頭賣得好。」

好多早菜刨在地裡不要了 一季白幹

焦志利表示,近4年大白菜行情都不太好。2016年,大白菜拉到家裡存起來,最後賣每斤兩毛四五,算一算還不如在地頭八九分錢一斤賣了。

2017年,每斤賣一毛八九,2018年一斤賣兩毛,後來賣到一毛四。「今年剛開春兒的時候白菜倒是漲了,那是因為窖裡沒菜了。下半年農民又種多了,(賣不出去)好多早菜都直接刨在地裡不要了,一季白幹了。」

焦志利說,大白菜在地裡賣不上價,要不拉到家裡儲一冬天?但砍菜、運輸都得僱人。所以有的人不管貴賤能賣就賣,有的人還想存進地窖再等等。

京津冀農產品行業聯盟祕書長尹作豐介紹,玉田縣大白菜主要供應北京、天津、東北等地,其中銷售到北京市場的占30%以上。以今年的行情,玉田縣大白菜菜農每畝地要賠300元到500元,「今年玉田大白菜地頭收購價在每斤0.13元~0.14元,而農民種植成本在每斤0.18元左右」。

有商戶表示,蔬菜是時令產品,無法在價低時購買貯存,菜價低時,蔬菜需求量不會改變,供大於求產生的富餘產品最終會浪費;蔬菜供應能力不足時,菜價暴漲還得讓市民來承擔。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直言,相關部門應重視這個問題,引導農民不盲目種植。

對此,網民議論紛紛:「菜賤傷農,肉貴傷民。」

「反正農民辛苦本分做點事就沒有應得的回報,已是不變定律。」

「主要是沒豬肉,買不起豬肉買白菜幹嘛?家裡有粉條?」

「沒豬肉配著燉,白菜還有什麼意義!」

「今年豬肉太貴了,白菜買的都少,也沒怎麼醃酸菜,酸菜沒有豬肉沒有靈魂。」

還有網民表示:「我並沒覺得菜場裡的大白菜便宜下來。」「上海的超市價格一斤兩塊多。」#

責任編輯:心鑑

相關新聞
大白菜價跳水棉花價驟降 山東農民落淚
北京菜價上漲超過上海房價漲幅 段子熱傳
洪水持續 大陸豬肉、蔬菜價格上漲
菜價為何高?謝金河:農田變冷凍庫囤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