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44家民企變國企 國資入股業績受關注

人氣 5195

【大紀元2019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玉潔綜合報導)截至12月25日,大陸有44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國資系,即民營企業變成國有企業控股。去年被國資系入股的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令市場更關注今年股權變更後的公司業績表現。

大陸媒體12月25日報導,今年以來「國資系」控股的上市公司數量持續增加,截至目前今年有44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國資控股企業,占今年發生股權變更上市公司總數(165家)的近四分之一。

比如,「東方園林」變更為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委;「紅日藥業」變更為成都市國資委;英飛拓去年1月被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收購部分股權後,今年深圳投資控股成為英飛拓的第二大控股方,實控人是深圳市國資委。

報導引述分析表示,上市公司控股權變更後的發展要視情況而定,如果新股東對上市公司支持力度不夠,或者不懂上市公司原有業務等,上市公司的發展可能面臨考驗。

這也引發了市場對國資系接手民營企業後企業業績的關注。去年國資系進入了超過60家民營企業。

比如,去年山東國資是入股民企最多的地方國資之一,但今年山東省是企業債違約規模最大的省份之一,違約金額超過百億元(人民幣,下同)。

山東國資委去年7月入股的民企「當代東方」,一年後虧損情況惡化,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4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暴跌132.53%,到期未清償的債務共計5.12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92.55%。

山東濰坊市國資委去年1月入股的美晨生態,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同比下滑27.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去年下滑66.55%。

北京市的三聚環保,去年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淨利潤僅為7232.16萬元,而去年淨利潤是5.06億。截至12月初,三聚環保股價相比今年高點下跌了53.75%。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以及兩位副總經理11月初提出辭職。

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兩次變更實際控制人,去年9月變更為浙江省國資委,一個月後又變更為深圳市國資委,今年第三季度的淨利潤同比下滑1.9%。

廣東的聯建光電去年6月被廣東省政府入股,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90.7%,降幅擴大。

對於國資系大手筆入股民企,也引發了網民熱議,有網民表示:「專制政權隨心所欲。」「這裡還有很多韭菜。」

責任編輯:孫芸 #

相關新聞
中國民企看準澳洲房市商機 設海外購房網
曹德旺等中國民企老闆赴美設廠的背後
中國民企「恐慌」 經營陷40年最大困境
陳思敏:中國民企面對的最大「老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