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舉辦研討會 聚焦文化馬克思主義破壞家庭

人氣 45

【大紀元2019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鑫澳洲珀斯報導)週一(12月2日)晚,一場關於「文化馬克思主義對家庭的戰爭」的研討會在澳大利亞西澳州府珀斯謝里登學院(Sheridan College)舉辦。

這場研討會由西澳法律理論協會(The Western Australian Legal Theory Association)主辦,受邀主講的嘉賓是來自墨爾本的倫理學家梅倫伯格(Bill Muehlenberg)和珀斯當地屢屢獲獎的詩人和作家蘭斯當(Andrew Lansdown)。

梅倫伯格在多家神學院擔任兼職神學和倫理講師,是維多利亞家庭理事會(the Family Council of Victoria)的發言人,曾任澳大利亞家庭協會(the Australian Family Association)的副主席。他也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和媒體的常客,常在澳洲主要報紙和雜誌上發表文章、評論和接受採訪,也常出現在電視和廣播節目中。

在當晚的演講中,梅倫伯格介紹了脫胎於「馬克思主義」的「文化馬克思主義(Cultural Marxism)」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對社會傳統家庭及倫理的嚴重影響。

馬克思在一、二百年前曾預言無產階級在世界發動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建立共產主義的「人間天堂」,但馬克思主義在蘇聯、東歐和中國的實踐證明了其錯誤,並造成數千萬人的迫害和殺戮的人寰慘劇。於是,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追隨者,比如法蘭克福學院(Frankfurt School),對馬克思主義進行重新包裝,試圖對資本主義進行「內部革命」,達到相同的目的。

梅倫伯格認為,與馬克思強調的外部革命截然不同的是,「文化馬克思主義」側重在文化和道德倫理方面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滲透、改造和顛覆。

「從(資本主義制度)內部佔領媒體、政治、法律,甚至教堂」,梅倫伯格告訴大紀元時報,「同樣可以達到馬克思和列寧想用槍砲達到的目的。」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文化馬克思主義」的策略是長期不斷的削弱傳統價值觀對社會的影響。梅倫伯格認為,對家庭和婚姻的破壞是其策略的重要一環。

「馬克思一直仇恨婚姻和家庭。」梅倫伯格對大紀元時報說,「猜猜文化馬克思主義在幹些什麼?他們在破壞家庭,破裂婚姻,最後就是毀掉孩子……西方社會許多家庭法庭和家庭法律就是這樣設計的。」

當晚另一位演講者齊默爾曼(Augusto Zimmermann)博士的演講主題是「改革家庭法律系統」,他認為澳洲的家庭法「極富爭議」、「導致了許多被認為是不公正的事情」、「是澳洲男子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

齊默爾曼是西澳珀斯謝里登學院(Sheridan College)的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曾任西澳州法律改革委員會(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of Western Australia)的法律改革專員(2012-2017年)。齊默爾曼教授還是西澳法律理論協會(the Western Australian Legal Theory Association)的創始人和主席。

澳洲的家庭法規定,父母離異後,只有其中一方擁有監護權。擁有監護權的父母一方不僅獲得另一方支付的撫養費和政府補助,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另一方能否與孩子見面。

「非監護人的父母被阻止不能與孩子見面,他或她就必須支付更多的子女撫養費。」齊默爾曼告訴大紀元時報,「這提供了父母疏遠的經濟誘因和動機」,同時,也導致「許多家庭暴力的虛假指控」。

澳洲政府已經意識到家庭法的問題,正在嘗試改革家庭法制度。齊默爾曼教授對此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因為改革會觸及到很多利益既得者。

當晚研討會的最後一位演講者蘭斯當朗誦了他的詩作,這些詩均出自於他的書《愛的姿態:父愛詩》(Gestures of Love: The Fatherhood Poems)。

蘭斯當是著作豐厚的詩人和作家,他的詩歌和小說發表在100多家雜誌和報紙上,還被收錄到100多種選集中。他獲得過多次獎項,他的一本小說被澳大利亞兒童圖書理事會(the Children’s Book Council of Australia)評選為「澳大利亞著名兒童圖書」。除了詩歌和小說創作,蘭斯當還發表了大量有關社會和倫理的文章。

責任編輯:高敏

相關新聞
華裔新移民意外接禁制令 澳洲家暴法知多少
進步主義源於共產主義 摧毀人類善惡標準
安省法律助理有望提供家庭法服務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18):教育篇(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