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夢人生

穿著龍袍下葬 屍身經240年不腐的公主

文/宗家秀
清代緙絲團龍紋袍,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研究所藏。(公有領域)

清代緙絲團龍紋袍,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研究所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27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在墓室240多年,她屍身不腐,皮膚仍有彈性,文革時卻被拋屍於野,甚至還被人背著屍體遊街批鬥。

大清公主下嫁蒙古郡王

康熙大帝一生子孫滿堂,膝下有五十多個子女圍著他跪喊「皇阿瑪」。他的寵妃榮妃溫柔賢惠,相貌美麗,曾為皇上生了四個皇子。四個皇子和前兩個女兒不幸都早夭。康熙十二年,第三個女兒榮憲公主出生,康熙非常歡喜,將之視為掌上明珠,集盡萬千寵愛。

榮憲公主繼承了母親的賢淑,非常溫婉大氣,十八時受封為和碩榮憲公主。

清朝貴族實行指婚制度,康熙為愛女親自選定了蒙古郡王烏爾袞做額附(清朝對駙馬的稱呼)。烏爾袞是漠南蒙古巴林部的女真族人,接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其父地位尊貴,與大清家族也是遠親。他英姿勃勃,精通騎馬射箭,戰場上身先士卒,驍勇善戰。在平定準噶爾的烏蘭布通戰役中,為清兵大獲全勝立下過汗馬功勞。

康熙三十年(1691年)6月,19歲的和碩榮憲公主下嫁20歲的烏爾袞,隨夫去了內蒙古。婚後,夫妻二人非常和睦,相敬如賓。和碩榮憲公主相夫教子,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正統;烏爾袞對朝廷忠心耿耿,並不像其他蒙古王爺那樣養尊處優,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深得皇帝重用。

示意圖:清郎世寧《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之《和落霍澌之捷》。(公有領域)

獲封「固倫公主」 身著龍袍下葬

遠嫁的榮憲公主對父皇忠孝兩全,時常風塵僕僕回皇城客居看望父皇。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生了一場大病,榮憲公主立即從蒙古趕回,守在父皇身邊,親自侍奉了四天四夜。

康熙也曾四次親自探望榮憲公主,而其他四個遠嫁蒙古的女兒康熙卻從未探望過。榮憲公主專為父皇在巴林建造了康熙行宮,這是中國北部邊疆唯一的皇帝行宮。

清聖祖康熙朝服像。(公有領域)

按照清朝規定,妃子的女兒只能封為「和碩公主」,只有皇后的女兒才有資格封為「固倫公主」。因為榮憲公主「克誠克孝,竭力事親」,康熙破例封她為固倫公主。「固倫」的意思是「天下」,也就是說固倫公主代表著「國家」,這是當時公主的最高封號。

在巴林草原上生活了37個春秋的榮憲公主,一生榮華寵貴,非常幸福,只是夫妻聚少離多,烏爾袞常年在外征戰。康熙六十年,烏爾袞病逝在隨康熙親征的途中,次年康熙去世,六年後,56歲的榮憲公主病逝,後來與烏爾袞合葬。

榮憲公主的兒子為她修建的豪華陵墓,坐落在今天內蒙古赤峰的巴林右旗,墓地呈長方形,寬45米,長105米,占地面積高達5000平方米。這位康熙時最有地位的公主,享有皇帝特許的殊榮,下葬時身穿珍珠團龍袍,頭戴華麗的金鳳冠,陪葬品也都是珍稀之寶。

文革期間被辱屍批鬥

榮憲公主墓葬一直完好,從未被盜賊打擾,一直到244年後的一天。

文革時「破四舊」,一群造反小將用大錘鑿開墓室,發現榮憲公主還像200多年前一樣靜靜地躺在裡面,屍體沒有腐爛的跡象,皮膚居然還有彈性。造反小將把陪葬財寶搶劫一空,扒下公主身上的貴重衣服、首飾,然後拋屍於墓地外。

公主的遺體經過暴晒,很快腐爛。後來考古人員把她抬到當地一衛生院。衛生院領導批評了盜挖古墓的惡行,結果被革命小將們批鬥,說他站在勞動群眾的對立面,為封建勢力撐腰。革命小將竟然懲罰他背著公主的屍體遊街。批鬥結束後,榮憲公主的遺體被棄之荒野,任飛禽走獸啃咬……

如今,這座古墓的地面建築均被夷為平地,就連地宮都被用炸藥和鑿子完全毀掉了。

參考書目

《清史稿·公主表》
《清聖祖實錄》@*

點閱【戲夢人生】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康熙皇帝曾賜贈胤禛一方硯台,名為「松花石蒼龍教子硯」,硯背銘文是:「一拳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淨」。康熙帝勉勵雍正,頗有蒼龍教子、殷切期盼的意義。
  • 郭擦把藥送給富人。富人吃下藥丸,即時痊癒,很是靈驗。富人很守信用,真的供給郭家三口終生衣食所需。人們不禁感嘆,郭擦一念孝悌感動天地,所以能遇到神仙,享受這些福分。一個乞丐尚且能孝敬雙親,關愛手足,尋常百姓同樣也能濟助他人,累積福德吧。
  • 打開中國歷史畫卷,不難發現,那些留下千古英名的帝王不僅有運籌帷幄的能力、如金剛鑄造的超常意志,而且均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和助力,在危難時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並最終成就了一番偉業。這其中就有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希冀天下共享太平盛世的明成祖朱棣,以及締造「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
  • 李霨是清初保和殿大學士、一品文官,傳說他親自講述過自己的前世,而台灣有段重要的歷史也和李霨有關。
  • 清人繪《雍正十二美人图》之消夏賞蝶,人物以那拉氏為原型。(公有領域)
    她死後,雍正傷心至極。從皇子到貝勒爺、和親王,再到皇帝,多少凶險和風雨,都是她陪雍正走過來的。
  • 任教期間,他一直堅持身著清朝官服上講台。(公有領域)
    他是登上哈佛講堂的第一位中國人。頂戴花翎,足蹬皂靴,他是那個時代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他的名字幾乎不為今天的世人所知。
  • 蘇格蘭攝影大師John Thomson(1837-1921)的百餘幅名作目前正在倫敦大學Brunei Gallery內展出,此次作品集收錄了John Thomson 在1862年至1872年間遊歷清朝、暹羅(現泰國)和柬埔寨時的珍貴影像,古樸真實的攝影風格將那個時代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
  • 清朝封疆大吏方觀承面臨死劫,算命先生說:「除非你做了天大的好事,拯救了千萬人的性命,才有可能化解這場災難。」到底怎麼做才能救下那麼多人呢?
  • 南宋時期的奸臣秦檜,因害死民族英雄岳飛,世代遭人唾棄。秦檜的後人也因此羞與承認與秦檜同族。清朝,出了一名姓秦的狀元,乾隆殿試時問他是否為秦檜後人時,他巧妙回答7個字,令乾隆「龍心大悅」,當即欽點為狀元。這位秦狀元也曾親自拜訪岳飛廟,並在秦檜跪像前留下「人從宋後無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的警世名句。
  • 在皇帝頒布天下的詔書中,最重要者是兩種:即位之初的「登極恩詔」、賓天之際的「大行遺詔」,是皇帝的第一道和最後一道命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