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看點】孟晚舟引渡逼近 中共暗挺華為內幕

人氣 20882

【大紀元2019年02月24日訊】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3月1日是美中90天休戰談判的大限,也同樣是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是否被引渡到美國受審的日子。

最近華為創始人、孟晚舟的老爹任正非突然摘下了「友好」的面具,一改往日「低調」的態度,抬高調門指責美國對孟晚舟的指控有政治動機。並且他還表示「西方不亮東方亮」,華為可以在美國以外的地區開拓市場。

與此同時,美國一些盟友似乎準備放鬆對華為的限制。一切都顯得十分詭異。

任正非變臉 中美角力另一條線

梳理美國盟友的變化,不難從中看到一些中共施壓與報復的影子。有分析認為,任正非的變化是中共黨員「時硬時軟」的特質,也反映著「幕後真正老闆」中共的慣常爭鬥手法。

其實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美中之間就若隱若現地進行著各種角力。如果把貿易戰談判看作是美中之間檯面上的角力、是一條主線的話,那麼檯下的角力就是輔線。眼下最明顯的就是關於華為和它的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事件。

自從去年12月1日,加拿大應美國的引渡要求,抓捕了孟晚舟之從。最初外界並沒有看到任正非有什麼態度,仍然低調。即使是上個月他邀請幾家國際媒體採訪,也只是否認「間諜」的指控。並且說「想念女兒」,還讚賞美國總統川普「偉大」。

然而4天前,他又一次接受BBC的獨家專訪,口氣大變,說世界「離不開」華為,美國也「不可能扼殺掉」華為,並且說美國對孟晚舟的拘捕行動「帶有政治動機」。

任正非還特別提到了英國,說「還會繼續英國投資」,「美國不信任我們,我們(就)更大規模地轉到英國來投資」。他強調,「對英國還是信任的」。

英國受壓「轉彎」了?

任正非對英國表示「信任」,與英國的態度出現「轉彎」有著直接關係。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英國從「擔憂風險」變成了「風險可控」。

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公開表示,他們認為華為技術對英國帶來的風險在「可控」範圍之內。18日《金融時報》報導中表示,英國政府的結論是,「能夠緩解在5G網絡中使用華為設備的風險」。

隨後,曾指出華為有安全風險、並敦促英國首相儘快決定是否禁用華為的楊格爾(Alex Younger)也改口了。這位軍情六處(MI6)處長暗示,英國可能採取比美國溫和的態度來對待華為。

不覺得奇怪嗎?這其中發生了什麼?恐怕目前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但紙裡包不住火,真相早晚會被披露出來。

其實,從近期中英之間的反應上,或許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日前中共副總理胡春華取消了與英國財政大臣韓蒙德的會晤,英國《太陽報》消息說是抗議英國國防大臣威廉森(Gavin Williamson)派艦巡弋太平洋的言論。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評論表示,英國用針對中國(中共)的嚴厲言辭討好美國,對西方國家做了不好的示範,「英國人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做得過分了」。胡錫進的評論,可謂是「含沙射影」,頗有指桑罵槐的意味。

中共的這番動作之後,英方對華為的態度變了,有意思吧?

另外亞洲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和記」在英國有眾多的基建項目,是英國最大的單一海外投資者。「長江和記」在英國握有知名移動通訊商Three UK,去年底宣布投入二十多億英鎊發展5G網絡。華為是Three UK的重要設備商。

需要提醒一點,李嘉誠與任正非交情深厚,多有商務合作。在任正非和華為被國際社會「人人喊打」的關頭,李嘉誠有沒有可能運用他的影響力,影響英國政府的決策呢?

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口風變了?

態度變化的不僅是英國,新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口風也變了,18日說並沒有排除華為參與本國5G網絡建設,「沒有最終確定」。19日德國也表示,德方將同意華為參與5G競標,但仍須內閣與國會正式批准。

德、紐兩國的變化,不知道是否與中共的施壓有關,但的確有一些不正常的事情出現。前不久一架飛往上海的新西蘭班機被臨時拒絕入境,不得不折返回國;中紐籌辦多年的旅遊推廣活動,突然被中方取消;阿德恩訪華時間表一直無法確定。

中共為何不計代價助華為和孟晚舟?

國際問題專家唐浩分析,從一些國家對華為的態度轉變,以及中共對各國的種種舉措,不難看出華為與中共非常密切的關係。這可能意味著,孟晚舟手裡很可能握有「極度重要」的資訊,所以中共才不惜得罪國際社會、不計代價幫助華為、爭奪孟晚舟。

唐浩指出,中共的慣常爭鬥手法就是先高調強勢打壓,如果效果不理想就低調轉入地下,暗中施以威逼利誘。此時的美國態度非常關鍵,不僅影響著盟友,也對自身的國家安全會有深遠影響。

政論家陳破空指出,任正非的前後變化是中共黨員的特質,一會「可憐巴巴」,一會「凶相畢露」。這對國際社會應該是一個啟發:不要忘記華為在(中國)國內的角色,它是中共鎮壓民眾的工具。不要忘記它的金盾工程、天網工程,從新疆西藏到全國各地,從中國大陸到國際社會,華為已經像魔鬼一樣滲透每一個角落。

陳破空提醒,如果國際社會對華為判斷失誤,可能會造成當年英國對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綏靖後果」。兩次世界大戰都源於歐洲,如果放鬆對華為的警惕,有可能因為短期利益而損害長期利益。

好的,感謝您關注新聞看點,再會。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孟晚舟案為何觸動了中共的敏感神經(下)
孟晚舟創建華為澳洲公司 並拉攏澳洲政要
引渡孟晚舟與否30天定奪 特魯多:堅持法治
袁斌:孟晚舟為何看上去老了10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