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傳奇:一根蘆葦 一隻杯子 一把羽扇

作者:宋寶藍
元 趙孟頫《達摩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14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歷史上出現過不少高人。他們或隱居寺院道觀,或出入朝堂輔佐帝王,留下許多神跡。大江大河,對於尋常人是難越的天險,對於一些人卻能如履平地。達摩來中國,僅憑一根蘆葦渡江;僧人杯渡只靠一個木杯就可渡河;高人吳猛僅用一把羽扇,就可到達彼岸。這些匪夷所思的故事,又為現代科學研究人體奧祕,提供了一些參照。

達摩:憑一根蘆葦渡江

達摩原是南印度香至大王的三王子,他為護國而出家,成為釋迦佛的第28代弟子。

明邢國賢畫《達摩葦渡》軸。(公有領域)

南梁普通八年(527年)九月二十一日,達摩泛海東來在廣州上岸。刺史蕭昂親自迎接,報於梁帝。十月初一,達摩到達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梁武帝親自駕車,恭迎達摩升入大殿,後親自供養。

自從梁武帝登基後,他就廣建寺院,抄寫佛經、塑造佛像,認為這就是最大的功德。不料達摩卻說,這不是真正的功德。梁武帝難以理解他話的真正含義,心中不悅拂袖而去。達摩也知彼此機緣不合,便折下一根蘆葦,飄然渡江,進入魏邦。

杯渡:可憑木杯渡河

相傳杯渡和尚後來到香港屯門修道,在青山的大山岩居住。此山獲名為「杯渡山」,其門徒在岩前築一茅屋作「杯渡庵」,至民國初年改建成「青山禪院」。圖為青山禪院杯渡岩。(Chong Fat/Wikimedia Commons)

關於杯渡和尚,當時人們並不知道他姓什麼叫什麼,也不知道他來自何處。他住在冀州時,人們時常看到他憑一隻木杯渡河,所以稱呼他為杯渡。

杯渡和尚言行舉止不拘小節,並且擁有超凡的能力。北方有一戶人家收藏著一尊金身佛像,杯渡到這戶人家寄宿。或許,看到這戶人家德行有虧,避免他們玷污佛像吧,杯渡竟然把金身佛像帶走了。

這家主人發現後,馬上派人騎著快馬去追。眾人見杯渡在前面慢慢地走,明明看到他走得很慢,但無論馬兒跑得再快,始終都追不上他。到了孟津河畔,杯渡像往常一樣,把木杯漂在河水上,憑著杯子渡河。沒有風帆和船槳,杯子就載著他輕快地飄到對岸。

後來,他準備前往瓜步,跟船夫說要渡江。或許,船夫看他穿著襤褸,不想讓他搭船。杯渡只好取出木杯放在江水上,踏著木杯獨自啟航。人們目瞪口呆地看著他,他也回首看著他們,心中舒意,自在吟詠,飄然而行直到對岸。

吳猛:憑一把羽扇渡江

《二十四孝》有一集「恣蚊飽血」,說的是晉朝吳猛八歲時,由於家境貧窮買不起蚊帳,每年夏天,蚊蟲叮人肆無忌憚,他的父親常常睡不好覺。小吳猛看在眼裡,於是赤裸上身,任由蚊子叮咬,也不驅趕。他希望蚊子多多地來,吸飽了血就不再叮咬父親了。

翁仔燈泥塑–吳猛《恣蚊飽血》戲劇形象。(Thyj/Wikimedia Commons)

吳猛四十歲那年,有人傳授他仙方道術,從此他入道修行,而且道行很高。有一天,忽然颳起一陣狂風。吳猛寫了一張道符扔到房頂上,即刻飛來一隻青鳥叼走了道符,狂風就停止了。人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南湖中,有人遭遇這場風暴,其中有兩個道士呼喊上天救助,所以我寫了道符去救他們。」後來人們去查訪,果然獲悉南湖中有兩個道士獲救。

有一次他準備渡江回家,但見江濤洶湧,他也沒有乘船,只將手中的白色羽扇放在江水上,踏著羽扇渡過了江水,看見的人都深感震驚。

後來,吳猛在西平乘著白鹿駕駛的天車,升天而去。

現代科學著力於研究人體奧祕和人體特異功能,而這些故事從另一個角度打開一扇天窗,人確實可以通過修行的方式,在昇華內在境界的同時,身體也可以達到美妙的先天狀態。@*

參考資料:
《晉書》卷95
《太平廣記》卷14
《神僧傳》卷3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歷史上,同一時期誕生兩位神級名將是極其難得的,秦末卻出現這一盛況:一個是千古無二的霸王,一個是用兵如神的兵仙。戰場上雙方主帥一出場,不等交鋒,勝負即已決對出來,那就是誰的能量層次更高。對於韓信,他戰勝楚霸王證明了自己的天才智慧能力以及歷史地位,成為後世兵家稱道的兵仙;對於項羽,即使最終敗北,輸在韓信手下,也不算辱沒堂堂霸王之威名。
  • 宋朝咸淳壬申年,杭州一帶出現怪事,地上長出白色的毛,看上去與羊毛沒有什麼差別,即使把它燒掉,還會再長。人的足跡到不了地方,白毛可長到四五寸。每當微風拂過,遠遠望去,冉冉可觀。有的占卜者認為,這是當朝大臣專權,國家出現危亡的徵兆。後來出現賈似道擅權誤國之事。
  • 南宋時期,有一位傳奇的道人名叫何中立。因他常年只披蓑衣,民間稱其為何蓑衣先生。他通曉醫術,預言靈驗,在當時名震朝野,被宋孝宗賜號「通神先生」。
  • 人生下來就註定了人生的道路和結局嗎?明代宋懋澄,舉人、文學家、藏書家,也精於命理算術之學。從他為兒子、朋友和自己批命,驚人地徵驗了命運之說--生死有命。
  • 在明清古籍中記載著一種神祕的現象——神燈。在餘姚玉皇山、四川峨嵋山、青城山、江西廬山等地均有出現。每當神燈出現時,湧現在山林之間,飄然於江面之上,閃閃熠熠,巍峨晃漾,輝映人間猶如不夜之城。
  • 一個人是窮困,還是飛黃騰達,這應聽從命運的安排。如果不順從命運,就會奔走競爭、排擠傾軋,動用各種手段。
  • 「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仙風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學識和道行高深,「精識高道,深達攝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攝生之道,相傳他活到141歲,外貌非常年輕,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閎、安期先生之類的神仙。孫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