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牆必看】中共內鬥加劇 李源潮被自殺

人氣 36223

【大紀元2019年06月27日訊】大紀元每天為讀者梳理翻牆必看的文章:

1.李源潮死亡消息瘋傳之際 網傳其讀報照
近日,在中共內鬥中失勢的前中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自殺的消息在中文網絡上瘋傳之際,網絡上又流出一張李源潮正在閱讀近日的報紙的照片,闢謠意圖明顯。

2.【獨家】中共紅人梁冠軍的發家史(上)
2018年9月23日中秋,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中領館副總領事邱艦出現在華埠羅斯福公園,面對眾多當地居民,梁冠軍喊出「免費派發2,000盒月餅」的口號,結果引發哄搶。

3.貴州孤兒院被爆養幼兒滿足客戶獸慾 惹民憤
近日,貴州畢節市有收養留守兒童的幼兒園和孤兒院培養幼兒滿足客戶「獸慾」的新聞被廣泛關注。

4.分析:川習會後人民幣崩盤的可能性
「人民幣的真實匯率是1美元兌19.77元人民幣。」近日人民幣是否會崩盤成為網路討論的熱點。投資人都在關注G20峰會期間的川習會,多名分析人士都不看好川習會,預計人民幣會繼續貶值。

5.組圖1:6.26反送中集會 讓G20看見香港
G20峰會前,香港民陣號召市民6月26日到中環愛丁堡廣場集會,趁G20峰會前夕,希望藉國際壓力再向特區政府施壓,要求其回應五大訴求,表達對包括撤回《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引渡條例」)修訂的決心。

6.中共為何盜取8千萬美國人醫療記錄?
過去十年間(或更早),中國黑客一直從美國公司竊取各種商業機密,從武器製造圖到太陽能板技術,涉及種類極其廣泛,但目標都直指經濟或軍事領域的前沿技術。然而,美司法部最近公布一起訴案中,兩名中國黑客入侵美國健保公司盜取數據,那麼,中國(中共)偷走近8000萬美國人的醫療信息到底意欲何為呢?

7.前駐華大使:解決加中紛爭 加拿大需靠川普
將在日本大阪召開的G20峰會,是各國領導人見面的機會。加拿大一直想與中共政府對話,解決已持續超過半年的外交糾紛,但這次可能還是不能如願。不過,前加拿大駐華大使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是加拿大的最強幫手。

8.班農:北京無意改變 G20川習會難達協議
「我認為中共沒有想要達成貿易協議,他們會接受經濟上的衝擊,然後將貿易戰拖長,期待2020年川普敗選。」針對本週末川普與習近平即將在大阪G20峰會期間會面,前白宮首席策略師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直言道。

9.河北一村支書與兒子組織賣淫 被指為當地首富
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微水村的村支書劉吉平被曝,與其次子劉力強經常組織一些女性到劉力強經營的酒店進行賣淫活動。多名當地村民表示,村支書家是「當地首富」。

10.中國暫停進口加國肉類 反對黨促特魯多發聲
按中共政府駐加拿大大使館6月26日登出的消息,中共已要求加拿大暫停出口所有肉類去中國。這是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加中關係的最新發展。加拿大反對黨表示,總理特魯多必須向習近平提出這個問題,要求中方取消貿易壁壘。

11.一位709家屬轉變:很幸運明白什麼是罪惡
「我沒遭受過迫害,但從我弟弟身上,我看清了這個東西的本質,我覺自己夠幸運的,最起碼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罪惡。」

12.香港萬人呼喚G20 促國際關注反送中
港府拒絕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又稱「送中惡法」),香港民間力爭在全球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週末舉行之際,呼喚國際向中共施壓。數以萬計香港民眾26日晚再次上街參與民陣集會,逼爆中環愛丁堡廣場及周邊道路。中共越是恐懼國際壓力,叫囂「不允許G20討論香港」,港人越是展現堅定的決心,齊呼「反送中惡法,free Hong Kong,Democracy Now!」

13.中共警方街頭查手機 強裝的神祕軟件背景深
北京警方街頭檢查路人手機的視頻被曝光後,中共官方近日予以「闢謠」,聲稱這是警察在使用移動警務終端查驗身分證。不過經記者調查發現,中共警方配備的移動警務終端不僅限於掃描查驗身分證。

14.楊寧:川普加碼制裁伊朗 北京亦受傷
針對伊朗近日襲擊油船、擊落美國無人機等挑釁行為,6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根據美國《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國家緊急法案》、《移民和國籍法》以及美國法典賦予他的權力,簽署了一份行政命令,宣布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措施。川普表示,「我們將繼續對德黑蘭施加壓力,」「伊朗絕不能擁有核武器」,「制裁有可能持續多年」。

15.港府擬割讓碼頭予駐港部隊 被指火上加油
港府修訂的《逃犯條例》引起的反抗潮未息之際,港府又準備將0.3公頃的土地轉交給中共駐港部隊,作為軍用碼頭使用。香港民主派議員批港府的土地移交議案,是「火上加油」。

責任編輯:方明

相關新聞
中紀委書記罕見介入公安維穩 鼓吹楓橋經驗
台防長:國軍將效仿美軍成立創新科技小組
見證天安門大屠殺 攝影師憶六四最難忘經歷
迫於壓力 中共央行實施人民幣政策性貶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