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美國如何擁有自己的高技術工人

人氣 807

【大紀元2019年07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硯編譯報導)美國製造業仍有39萬職位空缺。美國智庫「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CSIS)25日公布報告說,美國在職業培訓方面需要做出重大變革,好讓藍領工人及時掌握高技能,成功應聘。

在川普政府的「僱用美國人、購買美國貨」的政策下,更多美國企業回遷辦廠。如何讓美國擁有自己的高技術勞工,減少對外籍勞工的依賴是迫在眉睫的議題。

歷經半個世紀後,美國製造業依然引領世界,繼續成為美國經濟的關鍵部門。

1980年代,製造業就業人數達到1950萬的高峰;到2010年,這個數字降至800萬;之後,它又開始緩慢增長,達到目前的近1300萬(美國勞工部數據)。

製造業就業比例在1970年代達到26.4%,到目前只有8%。儘管人數和比例下降,美國製造業的生產力卻持續提高。

在近20到30年,製造業勞工逐漸向服務業轉移,製造業對勞工的就業要求也在改變,從低薪、低技能的工作向高薪、高技能轉變。

由於美國工人對滿足新的就業需要方面發生滯後,或者美國對製造業勞工的培訓未能及時調整,使美國目前出現了39萬的高技能職業空缺。

所謂「高技術工人的工作」是指「由計算機控制的機械操作,它要求工人具有數學技能、分析能力和持久力,往往還需要他們具備大學學歷。」

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對「先進製造業技術」的定義是「由計算機或經電子設備生產和處理的產品,包括對產品的設計、製造和機械使用的環節」。「這需要工人利用複雜的技術、設備和創新的方法,生產新型、尖端產品,包括3D打印、自動化和納米技術等。」

私有企業和教育機構率先改革

目前,美國私有部門和教育機構為培訓更多高技術工人,已經在4方面做出了努力:

1. 短期、高強度培訓營

這種培訓方式主要針對想進入高技術製造業發展的新工人,以及希望在短期內完成對工人轉型培訓的雇主。

這種培訓正在向「准學徒培訓」的方向發展,重點在幫助有志向的工人獲得更穩固的職業發展。

2. 面向中學生的技術夏令營

這種夏令營向初中和高中學生介紹廣泛的先進製造技術、提供製造業所需的技能培訓,以及日後他們申請先進技術工作的資源。

另一目標是幫助年輕學長及家長,改變對製造業工作的負面看法。

3. 社區大學培訓

美國社區大學一直是提供職業培訓和發展的主要資源。

一些社區大學直接與雇主簽約,提供勞工培訓計劃;更多的社區大學會與職業發展機構合作,在校內提供培訓課程。職業發展機構會與雇主密切合作,設計他們最需要的培訓內容,以便學生在完成課程後,能獲得技術,順利應聘。

這些課程在校內展開,學生可申請註冊。如果符合條件,學生還可獲得助學金。

4. 學徒工計劃

這種方式目前最受雇主青睞,也是最緊缺的培訓模式。勞工部近期承諾,將為學徒工培訓計劃提供1.5億美元資金,以提升各行業工人的技術水平。

學徒工計劃的以下特點對雇主、工人和教育機構最有吸引力:

A. 一箭雙雕

對於工人,他們可以在工作的同時,獲得職業技能培訓,免去了申請學貸的負擔。

對於雇主而言,他們可以儘快獲得掌握技能的工人,專才專用,減少外聘的壓力和成本。

B. 教育資金到位

除了勞工部承諾的1.5億美元培訓資金,州和地方政府也有較充足的補貼款;私有部門和一些富商也為此提供津貼,協助雇主提供技能培訓。

此外,職業培訓機不僅幫助雇主設計培訓課程,還幫助雇主獲得優惠稅率。

暫時性挑戰

目前,美國發展製造業高技術工人培訓面臨6項暫時性的挑戰:

1. 誤解或負面印象

受訪者普遍表示,雖然他們知道「現在的工廠不同於爺爺的那個時代」,但他們對製造業工作還存在一些負面印象,包括很難了解或獲得先進製造業培訓的信息和課程,許多學生不清楚製造業工人的未來發展機會。

2. 監管帶來的負擔

雖然川普政府上任以來,已經大幅削減政府對各行業的監管規則,特別是為製造業鬆綁,但目前申請學徒工培訓仍要完成許多手續,比如如何獲得培訓資質、畢業證書的認證和申請資金支持等,這些工作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和文字工作。

一些培訓機構為節省企業時間,達到目標,只為工人提供學徒工培訓,但不進行培訓註冊或證書認證。

3. 擔心沒有回報

對於學徒工培訓,一些雇主或企業在員工忠誠度方面有所顧慮,擔心他們在獲得培訓後,另謀高就,讓企業的投資打水漂。

然而CSIS的採訪顯示,這種現象極少發生。首先,企業在提供培訓前,會與員工簽約,要求對方在完成培訓後的一段年限,不能辭職。

第二,幾乎所有受訪勞工都表示,在接受學徒工培訓後,他們對雇主和企業存更高的忠誠度,不願跳槽。

4. 小雇主受限

由於一些小型私有企業,資金有限,生產和經營飽和,使他們很難有多餘時間和資金,進行勞工技術培訓。

5. 受訓者未達到要求

一些企業和培訓機構難以找到符合要求的受訓者,原因包括:

A. 一些資質良好的人由於對製造業工作存負面印象,不願申請培訓;

B. 許多申請者不能達到最低要求:

– 未掌握操作機械的基本技能,這主要是因為提供這方面培訓的學校和機構太少;
– 缺乏基本的數學和電腦操作技能。

這可能與奧巴馬政府大力推行的「統一標準化教學」有關,將教育的目標過於實用化,一再降低對數學教學的要求,甚至讓一些教師和學生相信,「學習數學沒用,今後用不到」,完全忽略數學對邏輯思維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貢獻。

6. 貧困和社會挑戰

貧困、缺乏交通工作和濫用阿片類藥物導致一些人,沒能獲得學徒培訓。

職業培訓須做重大變革

為達到現代的先進製造業對勞工的需求,CSIS建議,美國必須對職業培訓做出大的變革,這需要個人、企業、政府和社區共同努力。

1. 早期宣講

學生們至少應該從中學開始,在學校可以了解先進製造業的知識及其職業發展途徑。

學校應提高對數學和理工科方面的知識傳授,讓學生了解這方面技能在製造業的廣泛應用,以及如果不考慮上大學,仍可以有不錯的職業發展前景。

2. 終生學習

鼓勵企業為員工提供中期職業培訓,提升他們的就業技能。

培訓機構與企業合作,增加半工半讀和學徒培訓,為新學員、在職學員和重返製造業的工人提供培訓。

3. 地方和社區提供支持

社區應提供更多資源,幫助人們獲得交通補助、藥物咨詢,或育兒服務,為成年學生創造健康和有效的學習環境。

4. 聯邦和地方政府的作用

政府方面應再精簡對學徒培訓項目的批准、評估和認證過程,增加項目數量,讓更多人了解和從中受益;監督獲政府資金的培訓項目,撤銷不達標的培訓。

聯邦政府和軍事部門有雇員數百萬,可以在提升員工培訓方面,有更多創新和示範,供其它行業和地區借鑒或效仿。#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貿易戰之際 美商要求打擊假「美國製造」
美國製造業繁榮 推動中西部經濟增長
復興美國 川普兩年任期政績斐然(一)經濟篇
白宮顧問:社會主義是美國經濟的最大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