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南安小熊落難記(上)

文/黃美秀

人氣 974

故事,從一隻走失的熊開始――南安小熊落難記

2018年7月10日,正值瑪莉亞強烈颱風來襲前夕,花蓮縣卓溪鄉南安瀑布登山步道旁的樹幹上,遊客們發現了一隻年幼的台灣黑熊。疑似與母熊走失,加上受到人群驚嚇,小熊緊緊攀附在約兩公尺高的樹幹上。遊客通報附近的玉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保育巡查員前往探視,發現小熊似乎精神狀不佳、蒼蠅圍繞打轉,便帶回南安遊客中心暫時安置,並通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當時正在玉山國家公園東部轄區帶領研究生進行「野外研究安全訓練」課程的資深黑熊保育專家黃美秀老師(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所長暨副教授),正因颱風攪局而提早結束野外訓練課程而下山時。還沒踏入遊客中心,便聽到學生呼喊:「老師,快點,有一隻小黑熊!」

美秀老師和同行的獸醫師立即衝入辦公室探視,只見一個大型橘色塑膠箱,內有一黃色塑膠小雞飼料袋,是當時捕捉小熊所用,上頭還蓋著紙板。輕輕掀開紙板一角,見到一坨毛茸茸的黑球蜷縮在一角,烏溜溜的眼睛羞怯地打轉著,彷彿在探察四周環境。

美秀老師示意現場其他人安靜,和獸醫合力先將小熊抓出來檢查。這小傢伙看來約5、6公斤,推測年紀約三、四個月齡,無明顯體表創傷或骨折狀況,精神狀況尚可,獸醫將小熊拎起來,試圖保定檢查時,牠猛烈爭扎,還差點咬了老師一口。牠的鼻頭稍乾燥、皮膚彈性差,獸醫判斷有輕微脫水情況(約體重的5%)。老師推測小熊可能受到遊客驚嚇,躲在樹梢高處不敢下來,長時間日曬及緊張喘氣,導致體液快速流失,便給小熊電解質水,先穩定牠的狀況。

以現場狀況來看,老師推測這隻小熊可能剛與熊媽媽失散不久。考量牠的健康狀況還不錯,尚未斷奶且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由於小熊與母熊失散可能僅在數小時間而已,母熊有可能還在附近搜尋或等待小熊。老師直覺最好的結局當然是由母熊前來把小熊帶走。因為母熊和小熊的親子關係緊密,母熊通常不會輕易隨便拋棄小熊,除非小熊受到劇烈而持續的干擾,或是小熊狀況很糟。於是當場建議管理單位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將小熊送回現場,並且封閉步道入口,限制人員進出南安瀑布區域,避免再度干擾母熊返回原處。

原地安置受驚小熊,等媽媽

不知為何,發現小熊的消息傳開了,南安瀑布現場竟已有些遊客聚集,想看小熊。而即將來襲的瑪莉亞颱風可能登陸,母熊萬一沒有返回,也是威脅小熊性命的一大隱憂。於是團隊建議在前往瀑布的步道路口拉起黃色警示封鎖線,並加派人員看守,不允許任何人進入。同時,研究團隊帶領花蓮林管處和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們協力將小熊安置於被發現處附近的山壁下,用竹子和鐵絲網圍成半封閉的圍籬結構,限制小熊移動並提供二碗狗罐頭和二碗蜂蜜水。如此圍籬結構既可以遮避風雨,也可讓小熊的叫聲和味道傳出去,吸引母熊前來,並能夠讓前來的母熊輕易破壞、帶走小熊。對於尚無法獨立求生的小熊來說,人員還可定期提供食物,確保牠的平安。

但事情可沒有這麼簡單,安置小熊等媽媽的圍籬結構上,上方也拉上藍白相間的塑膠擋雨布,同時裝了發報器以及二台自動照相機,如果圍籬被破壞了,團隊馬上就會收到被啟動的發報器訊號,可以立即趕到現場查看狀況,了解是否是母熊來帶回小熊。唯一擔心的是如果有其他公熊(非親代)在此區活動,也可能造成小熊的危險。因此,萬一遇到公熊前來,危及小熊,團隊也可以第一時間趕到,驅趕公熊來保護小熊。

待一切安置妥當後,研究團隊總算鬆了一口氣,完成了臨時被託付的專業技術指導之後,後續的「護熊」任務就交給管理單位(花蓮林管處)。小熊現場淨空之餘,僅在離小熊僅約50公尺遠的步道入口留一位人員看守,防止生人闖關進入,其餘就看小熊的造化了。當天傍晚,美秀老師得趕在颱風登陸之前返回西部,臨走前再前往探視小熊。但現場圍籬內卻毫無熊蹤。圍籬外的石頭上有坨排遺,內含物淨是橘色的姑婆芋的果肉和種子,可見小熊已經可以吃硬體食物了。但小熊怎會不見?自動照相機也都沒有捕捉到半點熊影子。再詳加檢視之後,發現圍籬外的山壁有個洞,看來小熊不是從內側挖山壁而出,便是當初架設圍籬時沒發現這缺口。

總之,小熊從棚子逃脫了!考量牠應該仍在附近遊蕩,因此在附近加裝了幾台自動照相機,老師還建議管理單位這兩天持續拉起封鎖線,禁止任何人進入這個區域,以免再次把母熊嚇跑。但,後續現場似乎沒有人留守,遊客也不顧封鎖,依舊進入瀑布區。

遊客打卡風潮

然而,隔天颱風並沒有登陸。不久之後步道發現小熊蹤跡的消息也陸續傳開了!再加上時值假日且豔陽高照,想要一睹小熊風采的大量遊客蜂擁而至,還有遊覽車包車,一台一台地駛進此區。南安瀑布、瓦拉米步道的台30線一時人車鼎沸。如美秀老師預期,小黑熊滯留此區,不知是肚子餓四處找食物,還是受到驚嚇到處亂竄,孤伶伶的身影竟然也大白天跑到大馬路上好幾回,許多遊客爭相拍照打卡,而往來的車輛也多,也有遊客擔心小熊被車撞到。

這期間,許多遊客都目睹小熊在南安瀑布附近的溪谷與山壁活動,卓安橋橋下溪溝的石頭上,發現的小黑熊排遺,除了有姑婆芋等植物果實之外,竟還發現四個煙蒂在其中。同時還有民眾也發現,小熊從溪谷往公路來回移動時,「沿途都在撿遊客丟下邊坡的寶特瓶、垃圾來咬」,擔心小熊恐怕凶多吉少。

管理單位(花蓮林管處)七月二十日釋出新聞稿,宣布將封閉南安瀑布。然消息一出,似乎引起現場更大的參觀熱潮。有些網友還私訊美秀老師,傳送意外目擊小熊的照片。老師暗覺不妙,次日隨即前往現場,當場見識到「盛況」,而這樣只會將母熊嚇跑。

七月二十二日保七總隊第九大隊護熊專案成立,瓦拉米步道的台30線實施24小時人車管制,請遊客勿前往小黑熊出入之地點拍照,或有騷擾之行為。同時呼籲民眾,勿騷擾黑熊,違反者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6萬至30萬元以下罰金。

(待續)

<本文摘自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孟鳳

 

相關新聞
玉管處訂保護計畫 加強台灣黑熊保育
台灣黑熊嘉義山區現蹤
野生台灣黑熊牙齒創傷 半個月二度掉入陷阱
台灣黑熊翻垃圾桶 近30年首訪塔塔加留證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