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營盤鐵打的兵-解析今年球員轉會四大看點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9日訊】較之2001賽季球員轉會的風云激蕩,2002賽季的年初摘牌會卻顯得平淡無波。如此場景是真相還是錯覺?細加觀察不難發現,今年的轉會形勢比往年更嚴峻,問題更复雜,平靜的水波下涌動著湍急的漩渦。

  “回歸潮”折射競爭殘酷

  從今年國內球員的轉會動向看,葉落歸根的“回歸潮”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現役國腳申思、祈宏背棄申花跳槽中遠,完成了無异自產自銷的內部轉換,遠嫁四川全興的朱琪更是歸心似箭,最終落戶中遠如愿以償。上賽季与舊主申花分道揚鑣的劉軍在恩師徐根寶的召喚下返歸故里,原海師后防大將陳波也不顧新東家天津的苦苦挽留,毅然決然地踏上回沈效力的征程。

  回歸潮的衍生宣告了“淘金夢”的破碎,也從另一個側面反襯出當今國內足壇競爭日趨激烈嚴酷的無情現實。

  會前協商減免摩擦

  去年的摘牌會出現了几出“鬧劇”,如遼青球員歸屬案,肖戰波年齡真偽案,八一、亞泰權益糾紛案等,在轉會具體操作中,各俱樂部截殺成風,即便得手也遺留無窮后患,如高峰、陳波的“捆綁銷售”問題,彭偉軍“肝炎事件”導致沈青兩家俱樂部的拉鋸對抗等。深受其苦的各足甲俱樂部紛紛轉換腦筋,開始由秘不示人的閉門造車變至互通有無的開通協商,而在摘牌會前舉行的成都會議為各俱樂部間的利益協調提供了化解矛盾的契机。

  實力派青年球員走俏

  前几年的轉會市場基本由國內一些成名球員壟斷,而青年球員則往往被束之高閣。但從今年的轉會形勢看,青年球員已開始占据買方市場,中國足協規定,2002賽季甲A各隊務必保持兩名U—21年齡組球員上場比賽的比率,再加上成都會議敲定甲A甲B只降一隊,使保級壓力驟然減輕的各俱樂部對物美价廉的年輕球員青睞有加。

  天价惑亂漲落神經

  去年陳波、曲聖卿的517万和475万的轉會費已被視為“天价”,但同今年的球員轉會价格比無异小巫見大巫。

  各俱樂部對球員陡升的身价備感撓頭。但從足協方面來看,球員身价的大幅上漲并非坏事,引進一名有影響力的球星對當地球市的刺激是巨大的,利弊得失眾說紛紜,一時難以評斷。 (遼沈晚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分組 中國隊出線不樂觀
世預賽:男足靠「勝負關係」占優晉級18強賽
世預賽:中國男足平泰國 晉級形勢急轉直下
奧運前悉尼熱身賽 澳女足2比0勝中國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