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 害蟲定期偵測站 全台設552處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12日訊】 蘋果蠹蛾事件,已引發國人高度關切,農委會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我方進口水果檢疫標準完全依照國際規範,絕不會因美國施壓,而降低對美國農產品檢疫標準。農委會主委范振宗表示,為防止重大害蟲入侵,農委會已委託18個機構在全台設置552個定期偵測點,一旦發現進口農產品有重大害蟲,立即退運或銷毀。

據自由時報11月12日報導,農委會主委范振宗在立法院答詢表示,目前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對進口蘋果的抽檢率只有2%,民進黨籍立委李俊毅隨即質疑其他98%未經抽檢的進口蘋果未必就沒有蠹蛾,擔憂台灣是否會發生「蟲蟲危機」?范振宗則指出,進口蘋果透過防檢局各地分所抽檢的比率雖然只有2%,但為避免漏網之魚,防檢局也委託台灣大學、農業改良場等18個機構,在全台設置552個偵測點,定期偵測地中海果蠅、蘋果蠹蟲等16大害蟲,一旦進口水果偵測出重大害蟲,立刻要求進口國退運或銷毀,不至於危害到台灣農業生產基地。

對於已流入市面流通或業者庫存的美國蘋果,防檢局局長李金龍表示,依照國際檢疫規範,市面上未受檢的進口蘋果不能再收回重新做一次檢疫。

國民黨籍立委許舒博則質詢指出,美國華盛頓州蘋果在國內進口蘋果市佔率7至8成以上,這次美國蘋果蠹蛾事件對美國蘋果在台灣市場的衝擊勢必很大,相信以美國屢次和台灣貿易談判的強勢作風,這次也一定會透過在台協會(AIT)對台灣施壓。

代表答詢的農委會副主委李健全強調,我方進口水果檢疫標準完全依照國際規範,絕不會因為美國是進口大國或其國際地位而輕易讓步,或降低對美國的檢疫標準。

民進黨籍立委林豐喜則不滿農委會在處理蘋果蠹蛾事件上,未善盡導正視聽的責任,誤導消費者認為一隻小蠹蛾,吃了對人體無害,而忽略了一旦蘋果蠹蛾入侵台灣,恐釀成全台農業幾十億元的損失,痛批農委會未及時發佈新聞稿或記者會予以說明,實在不應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呂秀蓮盼漁業界發揚海洋立國精神
台灣參加世界永續發展會議代表團抵約堡
特生中心研發台灣窗螢蝸牛活體飼育法
台灣成功研發窗螢飼育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