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提倡教育不打罵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25日訊】如何在不打罵的情況下進行教育?西班牙的”教育但不打罵”運動是去年6月開始的。在運動中,組織者給父母、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提供講座,力圖使他們相信,打罵不是教育手段。對此許多父母難以接受。他們認為時常打孩子几記耳光是必要的。人們向儿童心理學家和”教育但不打罵”運動協調員佩帕· 奧爾諾咨詢,他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她是否有孩子。她回答說沒有,但她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待這一問題的。于是父母們向她闡述了一記耳光可以解決問題的情況。

  這些情況包括:孩子執意將手指插入電插座;在超市里見什么摸什么,還不斷哭喊給他買東西;不好好吃飯;到時間不睡覺或不時從床上爬起來;躺在地上撒潑等。奧爾諾及其同伴正在尋求不打罵也能達到教育目的的辦祛.他們說:”面對孩子的歇斯底里,你先出去,不理他。過一會儿,他就好了。在許多情況下,只要堅決地說一聲’不!’就足夠了。但是如果你許諾給予他獎勵,那就要兌現。如果你威脅要懲罰,那就說到做到。”

  大家一致認為,教育孩子是一生中最困難的工作之一。但在是否打罵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社會事務部1997年進行的一次調查表明,西班牙人有47%認為,在某些時候打耳光是必不可少的。

  聯合國儿童基金會的負責人和”教育但不打罵”運動的負責人一致認為,打罵是必須加以取締的習慣。他們希望西班牙采取禁止體罰的法律。以色列最高法院已禁止打孩子。在瑞典、丹麥、挪威、芬蘭、塞浦路斯、奧地利、立陶宛和克羅地亞也不能打孩子。以色列一位婦女因用拳頭和吸塵器的管子將一個孩子的牙齒打斷而被判一年徒刑。

  取代打罵的方法如下:

  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應堅決反對。

  如果孩子在不适當的時候過馬路,要抓緊他;孩子要賴在公園里不想离開,就抓住他的胳膊把他拖走。

  說明其行為會造成的后果,耐心講明道理。

  明确規定什么是允許的,什么是被禁止的。

  在禁止做某事時態度要堅決。

  要以身作則:如開車時,父母要主動系安全帶。

  不要隨意對孩子進行獎勵。

  在孩子發脾气時,要采取不予理睬的辦法,沒人理睬,他只好作罷。

  可以合理磋商某些事情,例如周末可以晚一會儿起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