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診療技術先進罹癌兒童存活率大為提高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4日訊】(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四日專電)一位醫學專家指出,通過更先進的診斷檢驗技術和治療法,近年來,新加坡的兒童癌症患者生存率已經大為提高。

在新加坡,每年有約一百名兒童被診斷患上癌症,和其他區域國家的比例接近。其中,約三成五至四成是罹患血癌;其次為腦腫瘤,佔有約兩成;再其次是淋巴腫瘤,約一成到一成五。罹患血癌和淋巴癌的兒童,年齡通常介於八歲至十歲。兒童可能罹患癌症的其他常見部位,還包括神經母細胞、生殖細胞、甲狀腺、腎臟等。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兒童醫藥中心高級顧問醫生柯傳宗告訴﹁聯合早報﹂說,兒童會罹患癌症,這種情形就有如發生車禍意外,是基因發生「意外」或突變,與家族遺傳或外在環境因素並無多大關係。

他說,臨床實驗用於血細胞計數流的實用方法|「免疫表型」,近年來不斷改進,現已是普遍使用的先進檢驗技術,它能更精確查出癌細胞的蛋白質變化和細胞在分化過程中的生物學特徵。

  他說,免疫表型檢驗大大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協助醫生給予患有淋巴癌、血癌等癌症的兒童病人更有效的化療診治,進而能加速復原率。

他舉最常見的兒童癌症類型血癌(白血病)為例來說,治愈機會已從上一世紀八十年代的六成,增加到目前的近八成。

  新大醫院、新加坡資訊科技實驗室和外國研究機構合作,共同研究出一種可以更快、更準確地辨認出不同類別兒童血癌的基因表達圖像法,讓醫生可以更有效地為病人提供最適當的療法,提高病人的存活幾率。

  柯傳宗說,兒童血癌病人中,血癌和淋巴癌屬於骨髓和免疫系統變異的癌症,比較適合接受化療,如果無效就得通過骨髓移植手術,治愈率相當高。

  他說,兒童血癌病人通常比成年人更容易在接受化療後完全痊愈,但電療就無法對這類病人發揮多大的療效。 此外,由於化療藥物和它搭配的療法不斷改進,減少了治療的副作用,病人能享有更好的生活素質。

  至於腦癌,新大腦神經醫學院神經外科高級顧問醫生蕭源濤說,兒童腦腫瘤治愈機會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兩成,增加至目前的六成。

  目前,新加坡每年發現約二十起兒童腦腫瘤新病例,其中約一半是屬於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有不同種類,兒童病人最常見的是「成神經管細胞瘤」,這可導致步態不穩和震顫性四肢運動,它通常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小病人。

  他說,通常在接受切除手術過後,病人需要接受化療和電療綜合療法,才能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

  至於罹患良性腫瘤的兒童,一般上也要切除腫瘤,否則會導致其他問題如失明、荷爾蒙分泌失常等。

  一般上,良性腦瘤生長緩慢但會壓迫腦組織;而惡性腫瘤生長迅速,並向正常腦組織不斷擴散造成破壞。

  有研究發現,有些幼兒還未出世,器官就已經長了腫瘤。柯傳宗表示,這種情形極為罕見,在新加坡每年最多只發現一起。另外,同時罹患超過一種類型癌症的兒童病例也非常罕見。

他表示,兒童癌症病人在治愈後,通常需追蹤至少十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專家表示喝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本月展開巡演及座談
兩病人輸血染登革熱
乳癌殺手 防不勝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