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全:今年稅收未達九千億元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21日訊】財政部長林全今天中在一場「財政改革研討會」中表示,今年稅收不到九千億元,遠低於法定義務支出的一兆一千億元,且因立法而增加的支出每年不斷成長,致財政赤字愈來愈嚴重,短期內要改善財政狀況並不容易。

據中央社12月21日報導,財政部長林全今天表示,政府財政困難,今年稅收不到九千億元,遠低於法定義務支出的一兆一千億元,且因立法而增加的支出每年不斷成長,這是嚴重問題,政府設法控制支出,但面對的問題很多,短期內要改善財政狀況並不容易,政府仍會反省,尋求改善空間。

中華財政學會今天舉辦「財政改革研討會」,探討財政赤字肇因、稅基侵蝕與減免稅政策及稅制結構合理化課題,邀請產官學界與會。林全致詞做出上述表示。

林全指出,十餘年前,他離開中華經濟研究院到政大教書,他的老師寄了一份英文原文書,書中提到八0年代美國雷根政府上台,推動雷根經濟學,主要政策是減稅,減少對經濟活動的打擊,因此增加產出,這是供給面經濟學的重要方法,不過,雷根政府推動減稅,導致稅收減少,財政赤字愈來愈嚴重。

林全進一步指出,當時台灣情況剛好相反,八0年代末期經過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狂飆,財政收支狀況還算健全,民間活力十足,國內共識是政府應多花錢從事公共建設,以趕上民間。但他當時認為,政府與民間不是只差在公共建設層面,另外還牽涉政府改造、競爭力提升等問題。

林全說,他當時的擔憂,在十年後果然發生。他說,擔任行政院主計長後,看到整體財政赤字問題,外界可能只看到每年舉債增加二千億元,但深入探究,除舉債外,政府每年還要出售公營事業股票,解決財政缺口問題。

林全指出,政府支出是值得思考的課題,因立法而增加的支出每年不斷成長,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今年稅收不及九千億元,目前預算約一兆五千億元,但法定義務支出即高達一兆一千億元,遠高於稅收,經常收支僅能勉強軋平。

林全強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增加一項支出,不論多有道理,「錢從哪裡來」是現實的問題,如果希望增加支出照顧某些人,卻不考慮「錢從哪裡來」,這不是負責任的想法。

林全指出,政府努力彌補財政缺口,今年財政惡化程度已經沒有這麼嚴重,但惡化現象仍然存在,政府設法控制支出,但面對問題很多,包括九二一震災、金融重建、提振就業增加支出法案等,短期而言,財政狀況改善確實不容易,但不代表不能反省,再困難的情況下,都可有改善空間。

在收入面,林全表示,收入結構調整很重要,過去加值型營業稅改革,改革目的不是為了增加稅收,但帶來很好的現象,對經濟活動帶來正面效果,產業比較利益充分發揮,隨著經濟發展調整,營業稅有很好的表現,因此,稅制結構調整可從類似角度思考,讓國家培養更多稅源。

行政院主計長劉三錡也指出,在現在政治環境下,財政問題最重要關鍵在政治,財政應開源節流,但政治上卻是「開流節源」,很難從行政角度努力,政府雖做很多努力措施,但效果有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沙塵肆掠北方 暴雨冰雹襲擊湖州漳州九江
組圖:今年以來強度最大的沙塵天气橫掃吉林
林全表示並未編列地方建設經費給個別立委
1855年6月7日 俄國著名植物學家米丘林誕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