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症”偷襲現代男女

人氣 7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25日訊】年輕女子瑪琪一直希望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庭,但是卻又害怕婚姻,她曾經有三次在婚禮上因為婚姻恐懼症而逃婚的經歷。离過婚的專欄作家艾克听說此事后,決定將這個話題寫成專欄,并在文中冷嘲熱諷了一番。正准備与第四任男友步入結婚禮堂的瑪琪因為這篇報道大感難堪,于是再度逃婚……
  
  這就是朱莉亞· 羅伯茨和李察· 基爾攜手主演的賣座影片《逃跑新娘》,而朱莉亞· 羅伯茨本人也在最近即將和男友跨入婚姻殿堂前宣布分手,做了一回生活中的“逃跑新娘”。“恐婚症”似乎正在不斷偷襲現代男女,對此,想結婚又不敢結的男人女人該怎么辦?
  
  新娘不見了
  
  熱鬧的婚禮宴席上,新郎突然發現新娘不見了!
  
  新娘的母親是在飯店的廁所里找到女儿的。身披雪白婚紗的新娘正坐在馬桶上哭。
  
  母親嚇坏了,在她的反复追問下,新娘終于說出了缺席的原因:自己對婚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懼,一想到自己從此以后要和一個曾經毫不相干的人共同生活,一起吃飯、睡覺、生孩子,天哪,簡直讓人不能忍受!而且,她害怕婚后的他“原形畢露”,不再是婚前的他。
  
  母親听了女儿的講述,給她講了一個古老的外國民間故事:
  
  一天,一個少女去地窖取酒,上樓梯時不慎摔了一跤,摔碎了酒瓶,扎破了手。她忽然想到,倘若將來自己的孩子去地窖取酒時也摔了一跤并扎破了手,多可怕啊!想到這里她傷心地哭了起來。她母親聞聲赶來,一听說將來自己的外孫可能受傷,也哭了起來。隨后來的外祖母也听說了“將來的不幸”,三個人哭成一團。
  
  母親問新娘:“你覺得這個故事可笑嗎?”
  
  新娘點了點頭,笑了。她擦干眼淚,隨母親回到了婚禮宴席上,像什么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婚姻如大敵
  
  在我們這個年代,离婚變得像吃飯一樣平常,婚姻恐懼症也大肆蔓延。扳扳手指,自己身邊就有那么多人感染了“恐婚症”,有的人甚至已經病入膏肓。
  
  恐婚者說,談戀愛的感覺挺好,很輕松,何必要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結婚太麻煩了,還是做戀人比較好,合則聚,不合則散,沒有心理負擔。他們“理智”地認為,日子久了,總會有彼此厭倦的時候,何必束縛別人、束縛自己?因此他們始終對婚姻持觀望態度,不肯把幸福的賭注押在未來的配偶身上。那些眼界狹窄、整天迷戀二人世界的人在恐婚者眼里是最沒出息的。
  
  總有許多善良而老派的人在恐婚者耳邊喋喋不休地勸說:年紀不小了,該結婚了。可是恐婚者有的是理由在圍城外徘徊不前,怕失去自由,怕被老婆孩子套牢,怕婚姻毀了現有的快樂。
  
  恐婚者擔心自己最終還是不能避免結婚的庸俗結局,漫長的未來幸福与否誰能無法預料。也許有一天,恐婚者咬牙切齒地說服自己克服了婚姻恐懼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踏上紅地毯,但心理上的巨大障礙仍可能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失落感。盡管心里一再對自己強調婚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壓力感或恐懼感仍揮之不去。
  
  恐婚者說
  
  愛情使人睡不著,婚姻使人打瞌睡!
  
  延長愛情的惟一方法,就是推遲結婚的時間!
  
  結婚的歷史意義在于:連接兩個人的那條“紅線”從此會變成一條繩索!
  
  關于結婚這件事,我對一般的朋友會表示祝賀,對最好的朋友則表示同情!
  
  女人具有水的屬性,男人具有火的屬性,婚姻就是試圖使水火相容的一种嘗試!
  
  心理分析
  
  “恐婚症”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宣傳是“恐婚症”的起因之一,媒體經常就如何處理婚姻關系進行各种討論,這种社會氛圍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們感到一种無形的壓力。對婚后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面臨婚姻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遲結婚,甚至宁愿獨身,也不愿意“受罪”。
  
  在這里,我們要提醒害怕結婚的人們不要忘了那句老話:婚姻是一雙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絕穿鞋,也許避免了因為鞋子不合腳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釘子上,到那個時候,你或許會意識到,婚姻其實也是對愛情的一种保護。幸福的婚姻生活是治療“恐婚症”的最佳方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研究:柳橙皮有助於改善心臟健康
壓抑憤怒情緒?當心孩子變成小暴君(上)
西葫蘆:夏季餐桌上的清新之選
容易沉浸在活動中? 專家:你的心比較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