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與御稻米

font print 人氣: 77
【字號】    
   標籤: tags: , ,

北京豐澤園是在清朝康熙皇帝時修建的,是專供清朝皇帝每年春季在這裡舉行「演耕」儀式的場所。什麼是「演耕」儀式呢?就是皇帝為號召全國百姓進行春耕,就在御苑的一塊土地上,種些莊稼,做做樣子,表示帶頭春耕的意思。不過,對於康熙皇帝來說,絕不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大約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前後的一年,康熙在豐澤園種了幾畝玉田水稻。水稻一般都是黃歷九月成熟。但是,六月下旬的一天,他來到豐澤園觀看水稻的長勢時,卻見在剛剛形成的稻穀中有一株稻子,又高又壯,稻粒已經飽滿成熟。這株出類拔萃的稻子引起他極大的興趣。康熙就把這株稻穀收藏起來,準備來年播種,作個實驗,看看稻子是否能夠早熟。

第二年,康熙親自把那株稻種栽種下去,果然在六月間就成熟了。這樣反覆栽種,經過十年,終於培育出一個新的水稻優良品種。1691年4月,康熙在豐澤園澄懷堂召見尚書庫勒納、馬齊等人時,對他們說:「剛才你們進來時,看見我種的稻田嗎?」席勒納等回答說:「看見了,稻苗已有一尺多高了。」康熙又說:「我初種水稻時,看到有的稻子在六月間就成熟了,於是就收集起來作種子。年年播種,都是在六月間就成熟,所以現在長得這樣茂盛。要是普通稻種,是不會在這個時候就長得如此茂盛的。」由於這種稻子是在皇家園子裡培養出來的,康熙就給它起名叫御稻米。

經過三十多年的試驗和培育,到1715年,康熙把御稻種推廣到江南的江寧(今南京)、蘇州等地。他對臣下說:「南方的天氣暖和,御稻成熟會比北方更早。在夏秋之交,麥子不夠吃,播種這種稻子,對百姓一定很有利。如果能夠一年種兩次,畝產量就會成倍增加,儲藏的糧食就會充足了。」

這年的秋天,蘇州織造李煦向康熙匯報他在蘇州種御稻的情況。他說把康熙賜予的御稻種穀子一石,分給了官吏、鄉紳分頭播種,其中包括江寧織造曹(兆頁)(fu俯),也就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繼父。《紅樓夢》裡說的「御田胭脂米」和「紅稻米」,就是這種御稻米。御稻米的顏色微紅,顆粒較長,氣香而味腴。不過,李煦是個外行,他種的第一茬御稻,是四月初十才插的秧,影響了二茬的收獲。康熙在他的匯報上批示說:「四月初十遲了。」第二年,李煦按康熙的指示提前插了第一茬稻秧,兩季稻的產量就都有所增加。一季稻的成熟時間不到一百天,短的只有七十來天,而蘇州當地稻子一季需要一百四五十天才能成熟。御稻兩季比當地稻子的一季每畝可增產兩、三石稻穀。可惜,御稻在江南試種幾年之後,康熙就去世了;加之天災和舊習,使這種稻種沒有廣泛推廣。

從御稻種的發現、培育和推廣上,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農業科學的重視和鑽研。

轉自新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豐澤園到御瓜圃,康熙自己培育的早御稻的成功,得益於他在農業社會中仁政愛民的治國大道,更體現了他慧眼識才、任用賢能的治世本領。
  • 當漠漠草原的清脆馬蹄,在中原的廣褒疆域上響起,女真的金戈鐵騎定鼎燕京,東方古國迎來了它的嬗變,也迎來了「康乾盛世」。如果說康熙大帝如日月高懸,光照寰宇,那麼他的治下群臣則猶如星辰璀璨,熠熠生輝。
  • 所有的殊榮都寫在「聖祖」康熙的歲月裡,駕駛著泱泱古國的航船,經過半個世紀航行,歷經「亂世」——「治世」——「盛世」的過程,終駛向康乾盛世的局面。瑰麗的歷史畫卷裡,還譜寫著明君與忠臣的千古佳話。
  • 在中華歷史上,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文治武功兼備、雄才大略、愛護百姓的聖明君主。康熙皇帝雖然是滿族人,但他通曉滿、蒙、漢多個民族的語言,他的書法、詩詞俱佳,文學素養極高。在這些詩詞中,康熙皇帝熟練地運用漢語的典故和修辭方法,吟詩作賦,出口成章,表露出康熙皇帝運用漢語的水平極高。
  • 歷史走入清朝,中華古國被鐵騎女真統領,出現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堪與前世明君比肩的君王:康熙帝。他尊孔子,研漢學,以仁德治天下,為一百三十餘年的康乾盛世奠下堅實的社會基礎。他的飽學和好學也為後世讚歎和敬仰。
  • 清代的清聖祖,名叫「愛新覺羅.玄燁」,又稱「康熙皇帝」,是一位賢德之君,被譽為千古一帝。他功超千古、德被萬世,卻十分謙虛,對歷朝歷代的帝王、文臣、武將能看其優點,以史為鑒,與中共黨文化的歷史唯物主義批判的看歷史人物截然不同。
  • 清朝康熙皇帝的一枚重要御璽將於下月拍賣,拍賣公司蘇富比的專家今天形容這是權力之璽,是拍賣史上最具歷史價值的中國珍寶。
  • 孝,乃百行之本,眾善之初也。中國古代講孝道的歷史很早,並且在漢代就產生了「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和主張。而中國古書中有關孝的論述也不少,孟子曰:「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呂氏春秋•孝行》中說:「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綱紀也。」可見,「孝」是何等的重要。元代郭居敬編錄的《二十四孝》更是總結、講述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成為後世遵循「孝道」的範本。
  • 在唐中宗、睿宗之時,武則天奪嫡之謀得逞,肆行不義之威,大唐的國祚差點脈斷武則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誣告「謀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義士捨命護主,忠義的魄力震懾奸逆,改變了逆亂之勢。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為什麼如此幸運?蔣家與布袋和尚的奇特緣分……虛雲和尚憑藉什麼,收服了民國政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