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糖一個公道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3日訊】還糖一個公道 糖是能量,讓我們能夠歡笑呼吸。但許多現代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似乎都与糖脫离不了關系,使得糖的名聲一落千丈,讓人敬糖而遠之。

糖是能量,讓我們能夠歡笑、呼吸。

  其實,糖何其無辜。經過醫學專家的論證,發現糖本身并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而是我們應該更合理、更科學地選擇糖。

對糖的几個控訴

  1吃糖引起糖尿病

  一旦患上了糖尿病,醫生就會下命控制吃糖,但,這并不意味著糖尿病是由糖而引發的。I型糖尿病是因為遺傳;II型糖尿病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有明顯關系的是體重超標。

  2糖是肥胖的元凶

  “肥胖不是糖的錯。”營養學家說。

  胖,与其歸咎于糖,不如算在脂肪的帳上,1克脂肪所含的熱量是1克糖的2倍。

  吃進過多的卡路里沒有消耗,才會長出贅肉來。“多”吃糖加上“少”運動,才是體重上升的關鍵。不光是糖,多吃油、肉、米飯等也會讓人胖。

  3吃糖引發高血壓

  不對,沒有證据顯示吃糖會增進高血壓的危險,倒是有不少醫學資料顯示,吃鹽過量容易引發高血壓。

  4吃糖与齲齒

  齲齒,這是糖唯一證据确鑿、難以推咎的罪證。

  口腔中的乳酸菌將糖分解,產生酸度極高的物質,腐坏牙齒的鈣質,造成了齲齒。可以說,沒有糖就不會齲齒。不過,牙科醫生們認為,對于齲齒來說,吃糖的分量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吃糖的頻率。如果喝1杯咖啡加2塊糖,比起喝2杯咖啡各加1塊糖的危險來得小。

血糖,你好!

  其實,人怎么能不吃糖呢?大腦首先就要罷工。因為大腦所需的能量几乎全靠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即使在休息的狀態下,大腦消耗的糖也要占全身糖量的2/3。

  血液中的糖來自食物。如果12小時不吃食物,100毫升血液中糖的含量是80-120毫克,仍能維持身體的活動;當食物中的糖消耗殆盡,血糖降至70毫克,飢餓感便逐漸襲來;當血糖降至65毫克,我們會格外渴望甜的東西;如果血糖繼續下降,疲乏便會轉為衰竭,我們會感到頭暈、虛弱、心慌甚至昏厥,情緒也會變得煩躁或沮喪。
  
早餐,吃得像國王

  如果早餐能夠保證整個上午的正常血糖濃度,我們就會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心情愉快。所以營養學家建議:“像國王那樣享用你的早餐”。

  一項早餐對血糖影響的研究:

  不吃早餐或只喝一杯不加糖的黑咖啡:血糖立刻降低,整個上午都有煩躁、緊張、飢餓、疲乏、頭痛,時間越長,越嚴重。

  兩個甜甜圈,一杯加糖加奶的咖啡:血糖迅速上升,但一個小時后就降下來,仍會因血糖不足而感到飢餓。

  正式的西式早餐(橙汁、培根、土司、果醬、加糖加奶的咖啡):血糖迅速上升,但1個小時后,血糖仍會降得比吃早餐前還要低。

  最理想的是,正式西式早餐加雞蛋和牛奶:整個上午血糖都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使人感到活力充沛,生活美好,充滿希望。

  因為脂肪和蛋白質的消耗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糖將緩緩進入血液,從而維持好几小時的精力。

糖,沒有理想的替代品 無糖食品也有糖

  醫生告訴我們,無糖食品并非不含糖,只不過是食品中所添加的甜味劑不是蔗糖,而是蔗糖的替代品--糖精、阿斯巴甜等。這些甜味劑的熱量很低或者根本不產生熱量,所以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沒有蔗糖并不等于沒有糖。比如無糖糕點雖不含蔗糖,但是它本身是用糧食做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身體中分解成蔗糖和葡萄糖,所以也是糖。

化學甜味劑,安全嗎?

  糖精這种化學產品,甜味為砂糖的500倍,大量用于制造糖尿病人的食物和藥物。它不產生熱量、不被人體吸收,不會導致齲齒。可惜味道不如食糖甘美,而關于糖精的安全性,是至今仍爭論不休的話題。

(万維讀者网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孩子吃糖越多脾气越怪
糖尿病食療方十例
大陸假偉哥氾濫 機場也淪陷
烤饅頭有利保護胃腸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