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導演戛納遇”不幸”﹕錯過報名日期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7日訊】与《任逍遙》、《雙瞳》、《巴爾扎克与小裁縫》等几部本屆戛納電影節參賽參展的華語影片相比,入圍“一种注目”特別觀摩項目的《哭泣的女人》顯得有點“郁郁寡歡”,似乎与本片導演劉冰鑒低調內斂的性格頗為相似。在法國電視台租借的一艘豪華輪船上,劉冰鑒及制片人鄧燁、女主演廖琴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劉冰鑒為《哭泣的女人》的不幸遭遇“鳴冤”,他表示:“本來戛納電影節選片委員會已看過了《哭泣的女人》的錄像帶,但影片拷貝沒有及時洗印完成,所以錯過了報名參賽的截止日期,結果這部影片被選入‘一种注目’進行觀摩,不過戛納選片委員會表示,明年會优先考慮讓我的影片參賽。”

   每日新報5月26日報導﹐劉冰鑒是中國第六代導演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執導的《硯床》是建國以來第一部被好萊塢大制片公司買斷國際版權的影片。2000年,他執導的《男男女女》參加了50多個國際影展,引起了巨大轟動。他的這部《哭泣的女人》与《男男女女》一樣都是由國外聯合出資制作的獨立電影。劉冰鑒說:目前全世界很多國際影展都設有專項基金,目的就是扶持第三世界的青年導演創作,國內的不少青年導演都獲得了國際電影基金的支持,這种支持純粹是從電影創作的本身出發,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劉冰鑒坦言:“今年國內有多部影片包括田壯壯的《小城之春》、馮小剛的《大腕》都送到戛納電影節希望參展,但都被拒絕了,最后《任逍遙》、《哭泣的女人》這兩部中國獨立電影被選中了。很多外國人看完《男男女女》都說沒想到北京還有這么好的建筑和汽車。在很多外國人的印象中,中國女人到現在還穿著旗袍呢。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發生的巨變在中國電影中沒有得到充分的表現,這不能不說是一种遺憾。”劉冰鑒平和地表示:現在外國觀眾更希望看到真實反映當代中國社會面貌的生活影片,從這個意義上說,張藝謀、陳凱歌舊模式的電影時代已經終結了。

  《哭泣的女人》講述了在貴州山區,一位婦女靠“哭喪”賺錢為生,并希望能夠贖回因打人被關進大獄的丈夫,但當她攢夠了錢,丈夫卻因為越獄被打死了,結果當她再一次去“哭喪”時,真的放聲大哭了。劉冰鑒介紹說:“本來這部電影的女主角第一人選是鞏俐,第二人選是章子怡,但法國制片人認為:鞏俐已經‘死’了。歐洲人對鞏俐已失去了興趣,而章子怡因為拍《英雄》,我們等不及她的檔期,最后選中了中國戲曲學院的教師廖琴,她本人也是貴州人。最后沒有想到廖琴的表演得到了一致稱贊,如果這部影片參賽,最有希望得的獎是最佳女演員獎。”

  劉冰鑒認為:像廖琴、趙濤這樣的非職業演員,她們最大的优勢就是沒有脫离生活,能夠真誠地面對生活,從她們的成功表演,觀眾將會看到獨立電影不僅可以拍出好作品,也可以造就好演員。(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燁稱《巴爾扎克与小裁縫》已入圍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入圍名單出爐
《巴爾扎克与小裁縫》入圍 周迅將赴戛納電影節
評選推出新標准 戛納電影節明日法國揭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