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導斌:我的”三個代表”學習自查報告

杜導斌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0日訊】作者供稿:參加強制性的三個代表學習一個多月,進入四月份,按照安排,每人必須寫一篇自查報告。作為一名國家机關工作人員,遵守工作紀律是份內之責,作為一個公民,誠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是一項不可讓与的政治權利。

一:“代表”一說不通。理由有兩點:既是“代表”,就不能用自命或者欽命的方式產生,只能是由其所即將代表的人們選舉。在“三個代表”的光輝論述中,直接將中國共產党定義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這個崇高位置上,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抹去了這個忠實代表的任職資格原是需要經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同意”這個法定程序,既然未經民主選舉這個程序認可,這個代表身份的合法性就存在疑問。當然,中國共產党是天下第一大党,擁有6000余万党員。但是,6000余万人在一個13億人的大國中只占不到5%的比例,95%的人沒有表決同意,這個代表就“當仁不讓”的當上了,別的不說,單是与中國共產党“一切要看人民群眾答應不答應”這一招牌主張就自相矛盾。

二:“三個代表”難成一种思想體系。“三個代表”的論述中沒有正面指明哪种生產力是先進的,哪些生產力是后進的;哪些文化是先進的,哪些文化又是后進的。沒有闡明衡量先進后進的標准,也沒有闡明對先進后進的“認證權”掌握在誰的手中。這就容易造成許多歧義,你認為是先進的,我卻說是落后的,比如專政這种文化,就存在嚴重分歧,有說是馬列主義先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說是与封建專制文化一脈相承,都好象挺振振有辭,到底听誰的?可以預見的結果必然是:誰掌握著政治和輿論權力,誰就正确。這么一來,先進与落后之說,代表与非代表之說,也就全無意義,還是權力代表一切。

三:從“三個代表”到“以德治國”的治党治國理念,雖然報紙電視上抬轎子的不少,但以我的愚見的,都不見得怎么高明,甚至可說是政治思想幼稚病的一次大曝光。“三個代表”前面已討論過。關于“以德治國”,現在中外學界早有定論,“遠古爭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謀,而今競于知識。我們“以德治國”了兩千年,結果1840年被別人揍了個七犖八素,進入21世紀初葉,我們人均生活水平与發達國家相比,不是如官方宣傳的在步步接近,而是在越拉越遠。即使是以官方數字來說,我們每年增長8%,在1000美元(姑且不算其中的大量水分)的基礎上增加8%,是80美元。人家年增長率只2%,3%,卻是10万美元基礎上的年絕對增加2000,3000美元。這就意味著,每過去一個,我們与人家的距离淨增1920美元以上。當我們被“道德主義”,“理想主義”崇高得其樂陶陶時,那些与我們背道而馳的國家不是道德敗坏理想破滅,而是人民更富裕,注意,是占大多數的人民都比我們更富裕,而不是像我們的10%富得流油,80%陷入更加赤貧的赤貧。如今都什么世紀了,還把道德提高到治國救党方略的高度,除了說明幼稚外,恐怕就只有說明黔之驢技已窮了。

目前全國上下普遍開展的“三個代表”學習,究其實,不過是新一輪造神運動,唯一實際作用与重要意義在于拉動紙業消費市場。凡參与其中的人,有多少打內心在擁護?值得怀疑。可怜6000万党員,13億民眾,其中皆有多少精英碩學之士,如今卻不得不以高智慧俯從于低智慧。時代又跳起集體忠字舞,只是城頭變換了一個代王旗。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紀元專欄】趙達功: “十個階層”的劃分試圖掩蓋社會主要矛盾——評社科院對中國群體的階層劃分
【紀元專欄】追究江澤民四大黑箱作業﹕(四)大陸入世新氣象
江承認黨內抗江理論占主流
【參賽作品】三個代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