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華裔宇航員張福林七次遨游太空

人氣 18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2日訊】他有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他七次遨游太空。他穿上一件哥斯達黎加國家足球隊球衣。他的曾祖父來自中國。他的名字叫張福林。六月十九日,張福林結束「奮進號」十五天的太空之旅回到地球。

  從小迷戀太空

  據北京晚報六月二十二日報道,張福林是進入太空的少數華裔幸運者之一。1980年,他參加美國宇航局招收宇航員的甄選,從4000多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1981年八月成為美國宇航局第一位華裔職業宇航員。

  張福林於1950年出生在哥斯達黎加,襁褓中就隨家人搬到委內瑞拉居住。八歲那年,也就是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改變了他的一生。母親告訴張福林,天空中多了一顆新的星星,它是我們人類製造的。終有一天,人類將能建造太空飛船,坐在裡面探索天上的秘密。

  神秘的太空從此迷住了張福林,他決心成為一名太空探索者。不久,張福林一家又遷回了哥斯達黎加。此時,張福林還只是一個普通的男孩,過著平常的生活。不過,他在學校裡算得上是名模範生,而且很早就流露出對實驗科學的興趣。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人類的太空探索夢想一步步走向現實。張福林跟蹤月球探險的每一條新聞,他再次沉醉在九天攬月的美夢中,再次把自己未來的職業與科學家和太空探索者掛鉤,想前往美國,加入職業宇航員的行列。而此時的張福林,中學還沒有畢業。

  五十美元闖美國

  1967年,張福林寫了幾封信給美國宇航局,其中一封寄給了沃納馮布朗博士。布朗給他的回信至今仍被張福林所珍藏。在信中,布朗建議張福林在科學或工程領域找一份工作。張福林說,信的內容實際上並不重要,回信本身就給了他很大的鼓舞。

  1968年八月,張福林離開了哥斯達黎加。走之前,他已中學畢業,並做了九個月的銀行交易員,有了五十美元存款。他的父親資助了他一張飛機票錢,住在美國康迺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的一家親戚歡迎他前去與他們住在一起。對張福林來說,美國是片全然陌生的土地。他甚至不會講英語,張福林不得不首先學習英語,同時想辦法上大學。

  巧合得了獎學金

  一年後,張福林幸運地獲得了康迺狄格州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進該校攻讀機械工程學。他的確夠幸運,因為他的國籍哥斯達黎加與美國的波多黎各少數族裔的英文寫法與發音非常類似。張福林所獲獎學金原本只針對美國公民,張福林實際上沒有資格得到。學校後來意識到這個錯誤,並通報康迺狄格州議會。州議會最終網開一面,張福林的獎學金保住了。

  就在這一年,「阿波羅十一號」宇航員登上了月球,張目睹了整個過程,但宇航員這個職業似乎比在哥斯達黎加時離他更加遙遠。登月成功後,美國的太空計劃似乎已經結束。上千的宇航工程師正在被解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反而激發了張福林的另一種熱情—科學研究。大學畢業後,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等離子物理和核工程專業,同時依舊充滿熱情地關注著宇航領域,並開始研究遠程太空探索所必須的核能。

  夢想終於成真

  1977年,張福林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獲得應用等離子物理和聚變技術的博士學位。同年他獲得了美國國籍。然而,對張福林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經過多年沉默後,美國宇航局宣布為航天飛機計劃招募新的宇航員。張福林說,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宇航如此之近,似乎伸手可及。

  張福林當即參加了宇航員的甄選,未被錄取。兩年後,美國宇航局第二次招募宇航員時,張福林一路綠燈。

  1981年八月,張福林成為美國宇航局第一位華裔職業宇航員。此後,他七次入太空,出色地完成了各種任務。如今,他呆在天上的時間已經超過1300小時。

  太空給了他豐厚的回報。張福林六次獲得美國宇航局太空飛行獎章,兩獲美國宇航局著名服務獎章,三獲美國宇航局特別服務獎章。

  名字由富蘭克林而來

  張福林的曾祖父於1907年從中國廣東到哥斯達黎加淘金。幾乎同時,他的曾外祖父也懷著同樣的目的,從哥斯達黎加移民到美國,並在美國生活了十一年,然後又返回了哥斯達黎加。在美國的這段經歷,令張福林的曾外祖父崇拜上了當時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這也是張福林英文名字的由來。張福林的英文名字叫富蘭克林.張迪亞斯。

  六月四日,哥斯達黎加隊和中國隊交鋒。六日,張福林身穿哥球隊隊服從「奮進號」航天飛機上遙致祝賀。

  張福林1992年九月到過中國。到目前為止,張福林成為第五位進入太空的華裔宇航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宇航員開始對“哈勃”望遠鏡進行第四次大修
美宇航員為哈勃望遠鏡更換太陽能電池板
哈勃望遠鏡接受"心臟移植"
“哈勃”太空望遠鏡大修結束重返探索宇宙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