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創舉 自體粒線體取代術幫不孕婦女受孕

人氣 39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31日訊】細胞粒線體提供細胞能量,就像是細胞的「電池」,許多不孕症婦女是因為卵子細胞「電池沒電」而無法受孕。台北醫學大學婦產科主任曾啟瑞發明一種「換電池」的方法,以不孕婦女本身的顆粒細胞粒腺體取代卵子細胞中的粒線體為七十一位不孕婦女施行這項技術,結果已有二十六人順利受孕,開創全球人工生殖科技新頁。

據中央社台北三十一日報導,曾啟瑞指出,翻開醫學文獻報告,證實他的這項技術是獨創,他總共為七十一位三十八歲以上、胚胎經常著床失敗、七年以上不孕、不易受孕、胚胎品質不良的不孕婦女施行這項技術,結果二十六人順利懷孕,其中很多位年紀超過四十歲,成功率是百分之三十五點二。

國外從事人工生殖的醫院診所早就開始幫不孕婦女更換卵子細胞粒線體,國內也有醫師私下進行,但是他們都是取用別人的卵子粒線體,植入不孕婦女的卵子中,如此一來不孕婦女所得到的卵子就帶有外人的基因,衍生出基因改造、遺傳物質相互混雜的倫理道德爭議。

曾啟瑞的作法卻能百分之百保證不孕婦女所得到的卵子都來自婦女本人,因為他是將婦女本人顆粒細胞中的粒線體取出,植入婦女本人卵子細胞內,從頭到尾沒有使用外來的遺傳物質。

曾啟瑞比喻,在細胞的構造中,粒線體是細胞的電池,不孕婦女的卵子細胞老化衰敗時,就像電池沒電,不易受孕,而在卵子旁邊的顆粒細胞有如「皇后旁邊的侍衛」,年輕有活力,可以小兵立大功,將顆粒細胞的粒線體植入卵子細胞內,等於是讓老化的卵子有了新電池,重新發揮能量。

在沒有採用粒線體置換術的情況,高齡不孕婦女接受人工生殖治療,只有百分之七的人能夠懷孕,但是拜這項技術之賜,成功率將可提高五倍。今天曾啟瑞在圓山飯店舉辦的第三屆泛太平洋生殖醫學會中發表這項研究,獲得十四國四百多位醫學專家的高度興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意大利眾議院通過人工生殖法案 克隆人可判20年
輸液荒 陳菁徽:健保點值過低 影響生產意願
簽署農特產品產銷合作 枝仔冰城盼助原住民
博愛座預告修法 將改為優先席 擴大適用對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