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衛健委給布病患者發健康證明 市民不滿

人氣 458

【大紀元2020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蕭律生報導)甘肅蘭州一家藥廠去年7月發生布魯氏菌泄露,導致上千人感染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但是蘭州市衞健委近期強調,此事件為「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與感染布病不同。最近,多位市民指,自己被醫院確診患上布病,但市衞健委否認確診,還給發出《健康證明書》。

11月3日,央廣網報導說,住在蘭州生物藥廠附近的王女士表示,2019年9月2日起一直發高燒,連續18日,之後雙腿關節腫脹,以至於無法走路,到10月甚至無法下床、翻不過身。直到同年12月,王女士從報導中了解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蘭州獸研所)附近布魯氏菌泄露、民眾集體感染布病,她才意識到可能自己也感染了此病。

2020年3月,王女士前往解放軍940醫院安寧分院,被診斷為布病、布病性關節炎、白細胞低下;同月,她又到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做檢查,被診斷為慢性布病。但由於中共病毒疫情,她只能回家自行服藥。

但到2020年7月,王女士卻意外收到了蘭州市衞健委發出的《健康證明書》,指她體內的布病抗體雖呈陽性,但經專家評估對健康無損害。該證明書落款為「蘭州獸研所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專家組」,蓋的章是「蘭州市肺科醫院診斷專用章」。

對此,王女士大感不滿,認為當局不重視治療,現在她的左胳膊都抬不起來了,腿也腫得厲害;可是官方只說是賠償7000元,並要求王女士簽字,王女士沒有簽。

除王女士外,還有其他蘭州居民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如當地居民張先生、李女士和許先生。三人分別於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疾控中心門診部被診斷為布病患者。

張先生和住在距離蘭州生物藥廠不遠處的李女士均收到蘭州市衞健委發出的《健康證明書》,指「經專家組評估,對健康無損害,特此證明」。而許先生於今年3月在蘭州市衞健委指定醫院甘肅省中醫院檢查時,檢測結果為陽性;而6月在蘭州市肺科醫院複查時,試管凝集試驗陰性、虎紅平板凝集試驗陽性,醫生說他已經好了;可是10月,他前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疾控中心門診部檢查時,結果顯示感染布病。

報導說,還有其他多位情況類似的患者均質疑:為什麼被醫院確診染布病,蘭州市衞健委還是要發《健康證明書》給他們?還有患者表示,目前不少病友的反應症狀均跟布病相符,而且到外地醫院檢查時,都被確診是布病,但在蘭州就只是陽性?

據悉,蘭州市衞健委在2020年9月15日發布關於此事的通報時稱,該事件為「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與「感染布魯氏菌病」不同。

2020年9月15日,蘭州市衞健委發布關於此事通報時指,該事件為「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蘭州市衞健委官網截圖)
2020年9月15日,蘭州市衞健委發布關於此事的通報時稱,該事件為「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蘭州市衞健委官網截圖)

而今年10月,受害民眾收到涉事藥廠——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生物藥廠發來的賠償方案及賠償協議書等,民眾紛紛感到不滿,不少民眾表示不會簽字。

前述報導指,負責蘭州獸研所布病感染事件善後工作的專家稱,當地民眾接觸的是蘭州生物藥廠排放的含菌氣溶膠,不是直接從牛、羊等牲畜上接觸細菌,所以即使抗體呈陽性,也不算布病。但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中心副主任秦恩強則認為,布病除通過動物傳染,還會通過其它接觸方式感染,且有這樣的案例;布病患者若不及時治療,當轉為慢性甚至中晚期時,治療難度會更大。

資料顯示,該病可演變成慢性疾病,並持續多年,治療痊癒後仍可能復發。感染此病的患者可能導致失去勞動、運動、生育的能力、全身無力且關節肌肉疼痛,也可能長期處於發燒狀態;大多都不能再從事重體力工作,嚴重喪失勞動能力,整日病歪歪、懶洋洋,甚至導致殘疾,俗稱「懶漢病」。

此次布病事件要追溯到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前述肇事藥廠——中牧股份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菌疫苗生產過程中發生布魯氏菌泄漏,導致位於下風向的蘭州獸研所人員感染布病。直到2019年12月26日,官方才輕描淡寫地通報事件,並稱共有203名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及1名出現臨床症狀的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

可是到今年9月,財新雜誌曝光此事稱,截至2020年2月底,蘭州對附近2萬市民進行的檢測結果顯示,初篩布菌檢測呈陽性的感染者約5,000人,後甘肅省衛健疾控部門確認陽性感染者超過3,000人。#

責任編輯:方曉

相關新聞
蘭州至少181人染布病 污染源周圍居民區密集
蘭州逾三千人感染布魯氏菌病 官方瞞報
3千人染「人畜傳播」布魯氏菌病 當心3大傳染途徑
蘭州布病案賠償方案公布 受害民眾不買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