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木構建築掀風潮 陸府植深館巨型作品展

陸府植深館中打造長5公尺木構蹺蹺板、寓教於樂,展後將運往周邊中小學作為教具。(黃玉燕/大紀元)

人氣: 18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1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木構建築」給人會呼吸的溫潤體感,廣受消費者喜愛,基於法令限制與木建築易燃的既定印象,台灣木構建築領域尚在起步階段。由陸府植深館舉辦的「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歷經一年多籌備,匯集多件國外超過50公尺的木構建築,及全台經典木構建築,宛如一座木構建築博物館。館中打造的一座長5公尺木構蹺蹺板、寓教於樂,展後將運往周邊中小學作為教具,啟發孩子對木構造房子與城市的多元想像。

2017年由林務局宣布為「國產材元年」開始,每年挹注經費支持國產材產業的復振與推廣,進一步改變消費木製品的習慣,引導台灣林產業邁入永續經營的正面循環,近年民間中小型木建築或混合式木建築蔚為風潮。

六件日本與美國的木構造建築,包括高達25層樓的木構住宅大樓,及一棟能自行發電、集水,250年不用繳水電費的商辦大樓。(黃玉燕/大紀元)

由team Timberize與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台灣科技大學共同主辦「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以國外已建成、或在興建中的大型木構造建築為示範,展示全球木構造技術與趨勢;另邀集國內五組建築師,以台灣現有的建築物為原型,採木構造設計作模擬實驗提案,讓民眾看到資源永續、環境氣候、與城市景觀在木構城市中的轉變。

綠川河道旁的書香橋,利用木構與筒狀椼架結合成結構系統,創造特殊的空間體驗。(台中市政府提供)

六件日本與美國的木構造建築,包括高達25層樓的木構住宅大樓,及一棟能自行發電、集水,250年不用繳水電費的商辦大樓。台灣經典木構建築,有即將完工的「嘉義市立美術館」,為歷史建築翻修改造的木構建築,將變身為嘉義市的文化地標之一。

而台中也擁有一座「怪怪屋」,為全台唯一的木構大樓「台灣森科總部」,5層樓高的建築每一層樓的面積都不一樣,愈高樓愈往外突出,像是倒過來的樓梯;以及綠川河道旁的書香橋,利用木構與筒狀椼架結合成結構系統,創造特殊的空間體驗。

策展人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蔡孟廷,對木構造在永續循環型都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木構造建築對能源消耗降低碳排的影響等議題有深入研究,介紹當今工程木材的革新,木造建築已經能克服耐震、防風、防火等功能。另一位策展人方尹萍投入推廣台灣木建築知識與應用,並且提出在永續環境概念下,人與建築、自然共生共享的理念。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表示,本次展覽主題-大於50公尺的木構建築展,像是給建築業的一堂啟發引導課程,在市場上一片慣性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提供了另一項利他、利己的選項,展覽到12月18日止,採預約制。

國內五組建築師以台灣現有的建築物為原型,採木構造設計作模擬實驗提案,讓民眾看到資源永續、環境氣候、與城市景觀在木構城市中的轉變。(黃玉燕/大紀元)
「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宛如一座木構建築博物館。(黃玉燕/大紀元)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