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但願疫情過去你我清醒些

人氣 941

【大紀元2020年02月26日訊】這個黃曆新年,因為封村封路,沒有走出農家小院,院外的小路上,宣傳車來回往返,不間斷滾動播放著疫情指揮部的通告,遠處電線杆上的高音喇叭大概也播放著相同的內容,年前從外地回來,就宅在家中不曾外出,過上了近乎於囚徒般的生活,好在農家後院新鮮的時令蔬菜應有盡有,在農家小院裡散步,仿佛忘了外面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切。

回鄉過年,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延續下來的傳統,也算得上是典型的中國特色,我三十多年前離開家鄉,無論是走南闖北還是浪跡天涯,從未在城裡過過年,一方面城裡沒有年味,更重要的還是總想著回去陪陪老人,大凡家鄉老人健在,無論身在何處,對故鄉都有一種濃濃的愛,山高路遠依舊流連往返,一旦老人不在了,故鄉就只剩下淡淡的回憶。

往常回鄉過年,一般是匆匆忙忙難得清靜,在家裡陪老人說話的機會並不是太多,更多的時間耗在熱熱鬧鬧的吃喝應酬上,一年一見的熟人朋友自然要做東請客,在外地工作返鄉過年的朋友也要相見相聚,兒時的夥伴們更是熱情有加特別好客,短短的幾天,幾乎天天都有吃不完的酒席,敘不盡的話題。

我的家鄉堪稱魚米之鄉,小縣城的餐飲業更是令湘鄂一帶吃客瘋涌而至讚不絕口,十多家主要餐館酒店新年期間常常很難訂到席位,兩個小時滾動翻台從上午十點往往持續到晚上十點,幾家高檔賓館酒店新年期間也幾乎是一房難求,繁華盛世的景象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連火車高鐵都不通的邊境小城。

然而這個特別的新年,城鄉處處陷入恐懼般的靜寂之中,往日過年的喧鬧不復存在,由於鄰近縣城禁放煙花爆竹,到處都是靜悄悄的。而連結湖北松滋、公安一帶的大路小路也被完全封堵,村頭路口到處都有人看守,人們不再出門,連走村串戶的也很少見。

也只有這個特別的新年,我才能安靜地呆在家裡,陪伴80多歲高齡的老人,這也是幾十年來最為清閒的一個新年假期,平日孤獨的老人一直保留著看電視的習慣,呆在家裡,自然免不了掃一眼那久違的熒屏,聽一聽那亢奮的聲音。電視新聞每天都在播放世界各地要人發表的講話或打來電話或寫信或撰文,讚揚中國在抗擊疫情戰役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世界各國的普遍看法是疫情過後,中國人將比以往更自信更堅強,中國經濟將出現罕見騰飛,給低迷的世界經濟注入強心劑,甚至引領世界經濟的復甦,拯救無望的人類。天天接收這樣的信息,自豪感必然爆棚。天天看這樣的電視,完全不必理會幾百里外發生的疫情,因為舉國之力沒有幹不成的大事,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降服不了的瘟疫。

現實果真如同電視所報導的就天下太平了,只是今天許多人獲取信息的方式變了,微博微信平台還在傳遞著不同聲音,這些聲音或許很微弱,這些平台或許動輒被封掉,這些文字或許轉瞬就消失,這些人或許常常遭到襲擾,但密閉的高牆總有縫隙,許多微信群不斷重複著被封又建的過程,許多人甚至備有多個微信號,害怕失去與外部世界的聯繫,如同幽暗的深井中渴望頭頂一縷亮光。

這個世界多了自媒體、社交網絡、疫區人把自己的苦難,通過視頻、文字、照片告訴我們,許多人對電視新聞多了一份警惕和戒備,如果只接收單一信息,人們或許還蒙在鼓裡。不少微信朋友早在電視報導之前,就做好了必要防備,新年期間避開了武漢,甚至不與來自疫區的人員聚餐接觸,相應也就減少了病毒傳播機會。

我不是一個無神論者,我隱隱覺得這場疫情發生絕不是偶然的,當一個社會沒有公義,當一個地方哀聲遍野,當一個群體對惡行視而不見沉默不語,我相信每個人都將付出代價,都會受到咒詛和鞭打!我相信沒有敬畏沒有底線傷天害理的事做多了必有報應,這種報應有時候是可見的有時候或許是無形的,有時候會耽延,但遲早會到來!

但願疫情過去,更多的人變得清醒一些,不要被財富金錢所迷惑所陶醉,不要以為舉國之力就能戰天鬥地,當病毒將一個個完滿的家庭幾乎所有的生命全部吞噬,還有什麼比這更慘烈還有什麼比這更悲涼?當災難來臨時,生命實際上都很脆弱,人們需要的只是一張病床,只是一雙撫慰的手,甚至只是憐憫的眼神。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高天韻:「我想活著」--誰製造了大陸難民?
伍新:解「戰天鬥地」「戰天鬥地」的結果是
伍新:解毛澤東《送瘟神》
元正:中共邪教為何發動「說不」運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