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宣布中共肺炎為「大流行」意味著什麼

人氣 14731

【大紀元2020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週三(3月11日)將中共病毒(俗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定性為一場全球大流行(pandemic),引發關注。那麼,什麼是「大流行」,「大流行」和「流行病」(epidemic)有何區別,宣布大流行意味著什麼?

中共病毒於去年12月最先在中國武漢爆發,並迅速傳播全國各地,同時也向海外蔓延。截至本週三(3月),在海外,該病毒已經感染了114個國家和地區的逾12萬人,其中約4,300人死亡。

世衛週三將中共肺炎定性為「大流行」,並敦促各國立刻採取果斷措施控制疫情進一步擴散。

什麼是全球大流行?它和流行病有何區別?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大流行」原是世衛組織對流感的最高定級。世衛組織此前將流感分為六級,其中第六級就是全面爆發的 「大流行」 ,其定義是某種流感病毒在疫情發源地以外的至少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爆發,表明病毒正在跨國蔓延。目前,世衛組織已不再使用上述六級分類評估流感等傳染病。

BBC稱,全球大流行是特指傳染病在多個國家出現重大且持續的人傳人狀況。

它與「流行病」有所區別,後者是指在一個小範圍內有不尋常數量的人同時感染同一種疾病。換句話說,全球「大流行」就是指「流行病」在全世界蔓延的狀況。

Vox新聞報導,根據流行病學詞典的參考,大流行是「發生在全球範圍內或跨越非常大的區域,跨越國際邊界的流行病,通常會影響很多人」。

疾病「大流行」聽起來比疾病「爆發」要可怕得多。但重要的是要記住,「大流行」是指世界上有多少地方正在應對這種疾病,從理論上講,並沒有說明疾病的嚴重性。

因此,從概念上講,「大流行」的判定是根據病毒的影響範圍,而不是疫情的嚴重程度和致死率。2009年爆發的甲型H1N1流感曾被世衛組織定性為「大流行」,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感染了這種疾病。 但這種疾病並不是很致命,死亡率估計為0.02%,因此對社會的破壞有限。

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致死率相對高,大約為35%,但並未被定性為「大流行」。MERS起源於沙特阿拉伯,儘管來自中東的一位旅客導致韓國在2015年爆發MERS,但幾乎所有傳播都集中在那裡,並未向更廣泛地區傳播。

但是,也有既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又具有足夠的傳播能力,並被定為「大流行」的疾病。這是公共衛生所面臨的最糟糕的境況。比如,1918年流感大爆發,導致全球5億人感染,約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死亡人數有不同的估計值,一些估計值為4,000萬到5,000萬,另有估計值為5,000萬到1億。

全球大流行在出現全新病毒的時候比較容易發生,它能夠輕易感染人類,並且能以迅速而持續的方式在人和人之間傳播。中共病毒疾病似乎滿足了以上所有的條件。目前尚未有疫苗或者治療方式能夠應對它,因此阻止病毒擴散是應對疫情的關鍵因素。

Vox新聞稱,當公共衛生專家談論對另一場大流行的恐懼時,他們就想到了諸如1918年流感大爆發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像2009年的H1N1流感這樣的「輕度」大流行,估計在全球也造成了575,000人死亡。因為當一種疾病在全球傳播時,即使這種疾病致死率不高,其死亡人數也會高。

宣布大流行有何意義?

世衛表示,將當前的中共肺炎疫情描述為 「大流行」 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中共病毒威脅的評估,這不會改變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

儘管如此,宣布「大流行」會引起全球更多國家的關注,以應對疫情。

為什麼要用疾病在多少國家傳播而不是疾病的致死率來區分「大流行」和「流行病」呢? 一個答案是,大流行必須在國際層面抗爭,與流行病顯著不同。

BBC稱,當世衛組織宣布全球大流行,意味著之後世界各國政府和科研人員之間會進行大規模的合作與互相協調。相關的經費和藥物等資源將會以非常有組織和指向性的方式進行分配和使用,以儘快阻止全球大流行病的擴散。

全球大流行狀況下的管控機制,可能幫助各國政府之間開始緊密合作。人們可能會被要求留在家中,不進行大規模聚集,並在一段時間內不出行。與此同時,還應該保證各項指引意見得到清晰的傳達,讓人們知道怎麼做。#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對抗中共肺炎 為何美國多州宣布緊急狀態
應對疫情 南澳宣布3.5億元經濟刺激措施
15分鐘揪出中共肺炎 一篇看懂3大檢測方法
澳洲部分餐飲連鎖店 停用非一次性杯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