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諫圖

諫臣善諫的一句好話扭轉乾坤

作者:懷忍忍
善諫的一句好話,扭轉乾坤。(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123
【字號】    
   標籤: tags: , ,

直言似針砭,但是忠言常逆耳。有的人善諫,他們圓融智慧之語,能成人之美,三言兩語就能見效。看兩位善諫之臣,如何挽回死棋局,達到起死回生的「諫效」。

翟黃善諫魏文侯

戰國初期,魏文侯(公元前472年―前396年)是魏國百年霸業的奠基人,讓魏國在戰國七雄中最先展露頭角。他是個很好學的人,司馬遷記載著這一點「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是時獨魏文侯好學。」

魏文侯很講信用,普遍受到當時各國敬重。秦國曾想攻伐魏國,有人講了魏文侯禮賢下士又有仁德:「魏君(*文侯)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讓秦國一時放棄攻打魏國,魏文侯從此在諸侯之間享有讚譽。

魏文侯和諸大夫宴飲時,總要大夫們評論一下他這個君王當得如何。在一次宴飲中,魏文侯又讓臣下輪番說一說。有人說魏文侯有智慧,輪到任座時,任座說:「吾王不是賢君,攻下中山國[1] 不封弟,而封給自己的兒子,由此可知吾王不是賢能的君主。」文侯聽了心中不高興,不悅之情表現在臉上。任座看到了文侯不快的臉色,就離席快步走了出去。

下一個輪到翟黃,翟黃說:「吾王是賢君,臣下聽說君主賢能,那麼他的臣子就會正言直諫。現在從任座的正言直諫來看,吾王真是賢能的君主呀!」

文侯聽了歡喜說道:「可以讓任座返回來嗎?」

翟黃對答:「怎會不可以呢?臣聽說忠臣盡忠職守,而不敢遠走客死外鄉。任座應該還在門邊。」

翟黃就前往查看,任座果然還在門邊。翟黃就告訴他文侯召見他,任座就再入宴會廳。這時文侯看到他返回,離開王座下階迎接他,宴會中一直讓他坐在上客的位置。

魏文侯如果沒有翟黃,幾乎失去一個忠臣。翟黃能夠順應君主的心理來彰顯賢臣,能成人之美,讓雙方都很受用並能正向發揮長處,真是個不簡單的善諫者呀!

《帝鑑圖說》插圖《賓禮故人》,描繪光武帝劉秀把嚴光請進宮中,兩人推杯換盞,把酒敘舊。(公有領域)
翟黃就前往查看,任座果然還在門邊。圖為《帝鑑圖說》插圖《賓禮故人》(公有領域)

弦章和晏子勸諫齊景公

春秋時代齊人晏嬰(?~公元前500年),是個高德智慧又善諫的賢相,人稱晏子。他歷事齊靈公、莊公,在齊景公時任相。我們來看看他怎樣發揮善諫長才,讓齊景公停止喝酒,破解了僵局,甚至改變了一個好臣子的命運。

有一次,齊景公飲酒七日七夜不止,不僅醉酒,政事也停擺了。大臣弦章看了心裡焦急,忍不住進宮以死直諫:「吾王縱慾飲酒七日七夜不休不止,臣章願請君停止喝酒!不然,就將章賜死吧。」景公聽了他的話,心裡很不樂。

晏子入宮見景公。景公就對他說道:「弦章進諫寡人說: 『願君停止酒吧!不然,就讓章賜死。 』如果寡人就這般聽從他不喝酒了,則是君王受制於臣子;不聽他的,寡人又愛惜他,不願他死啊!」

晏子馬上說:「弘章遇到吾君真是幸運啊!如果讓他遇到夏桀、商紂那樣的君主,弘章早死無疑了。」

聽完晏子的話,景公釋然開懷,於是就停止喝酒了。而弦章這方呢,他的死諫也見了效,他也保全了性命。晏子真是個好臣相,讓君臣雙方都得以展現出最好的作為。

晏子死後十七年,齊景公宮中的臣子都對景公阿諛奉承以求利,沒有人說逆耳的忠言。有一次齊景公飲宴大夫,大夫們都一口奉承他。弦章來了,景公對他說:「章!自晏子死後,寡人就不再聽到不善的事了。」

弦章的勸諫能力經過十七年已經提昇了不少,具有晏子遺風,他答說:「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他進一步舉喻說,「尺蠖這種昆蟲吃了黃色的樹葉花果身子就是黃色,吃了青綠色樹葉花果就是青綠色。」

景公警覺道:「善!吾不吃諂臣的諂媚話語了。」

《呂氏春秋》說「敗莫敗於不自知」!「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務在自知」,但是人不容易「自知」,在上位的人主尤其是容易陷入不自知的迷障,所以需要直言之臣以舉過失。直言之士就像準繩規矩一般,「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人主欲自知,則必直士」。直言之臣似針砭,直言又善諫之臣則是針砭中的美玉瑰寶,激發人主的道德之光。

註[1] 魏文侯令樂羊將而攻中山,使太子擊守之,三年而拔之。樂羊返而論功。

資料來源:

《呂氏春秋.勸學》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晏子春秋集釋.第八卷外篇第八》

@*#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冥冥中有定數!唐代書生靈魂離體入了冥府,預知三年前程,還陽後果然靈驗!書生靈魂離體所見,只預見他此生未來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觸發我們深入追索:命運安排的根據為何呢?那麼命運不好的,又怎樣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 說起修煉,對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一定不陌生,不論是遠古時期黃帝的乘龍飛升,還是秦始皇、漢武帝對神仙的篤信,抑或是八仙得道、唐僧西行。中國的歷史文化中的半壁江山,都與各朝各代的修煉者所留下的事蹟息息相關。就連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些地名,也都和修煉者有著莫大的關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與修煉人有關的地名。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