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推《點名敵人法案》是對中共又一打擊

作者:撣封塵

人氣 2076

【大紀元2020年08月23日訊】近日,美國賓州共和黨眾議員佩里(Scott Perry),推出一項旨在把習近平踢出民選國家領導人行列,而踢回專制政府領導人行列的法案。

踢出的「腳法」,就是要求在美國政府所發布的官方文件及通訊中,禁止延用稱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國家主席」(President),而稱其為「總書記」(General Secretary)。佩里特意給這個法案起了一個很響亮很內涵的名字,叫做《點名敵人法案》(Name the Enemy Act)。

《點名敵人法案》應時而生

本來美國政府是一直稱呼習近平為President(國家主席)的。因應本屆美國政府對美中關係的反省,對中共本質的認識不斷加深,在正確區分「中共」、「中國」與「中國人民」的問題上有了明確的判斷,開始在眾多不同場合把二者加以割席。或在擬定中的禁止中共黨員及其家人入境美國的法規就是由此而來。

與上述歷史性改變相呼應,這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已明確改變對習近平的「國家主席」稱謂。例如,今年5月,在美國白宮所發表的《戰略報告》中,已開始使用「中共總書記」(General Secretary)來稱呼習近平了。

而且,7月23日,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在尼克松圖書館發表演說時,也不再稱呼習近平為「Presiden」,而是改稱作「General Secretary」(總書記)。據不完全統計,蓬佩奧僅在7月份使用「總書記」的次數高達15次之多。

佩里法案一旦正式通過,則標誌著美國政府、兩黨對中共本質的認識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對習近平「國家主席」的稱謂在美國政府層面上將成為過去式,而對其「總書記」的稱謂將由「液態」變成「固態」。

這勢必啟示並帶動世界其它國家政府效仿,跟進而為。

《點名敵人法案》把中共與習近平「點」回原形

中共1949年竊政之初,冒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欺世盜名,瞞天過海,假借「共和國」之名,行獨裁暴政之實。

正在美國遊說,敦促美方宣布中共是「犯罪集團」的香港實業家袁弓夷先生評論說,中共「這不是國家,『共和國』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做主;在中國,百姓何時投過票?何時看到過國家預算?」

我們知道,所謂「共和國」,是「共和制國家」的簡稱;而共和制國家,一定要實行「共和政治」;而「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和標誌性體現之一,就是國家領導人要「公正而自由的選舉」,也就是通常說的「一人一票,全民普選」。而事實上,中共從毛澤東時代起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毛澤東是中共執政後的第一位最高統治者。中共執政前的延安時期,他已經是中共中央主席;1949年後,他又任全國政協主席、政府主席;1954年任國家主席,成為國家元首。他的這些黨內外職務,都是代表選舉的,與「共和政治」要求的「一人一票,全民普選」不是一碼事。這還不算完,接下來的情況就更離譜了——

我們知道,毛澤東利用他獨攬的極權,先後欽定過4個接班人,他們是劉少奇、林彪、王洪文、華國鋒;甚至還有個鄧小平曾經是與劉少奇並列的備選。而且,還把林彪接班寫進了中共黨章。有資料說華國鋒是毛的私生子。

鄧小平被稱為中共的第二代領導核心、太上皇。華國鋒上台後,很快被鄧小平趕下台。太上皇鄧小平選了胡耀邦、趙紫陽做接班人。胡耀邦、趙紫陽又先後被鄧趕下台。1989年,以鄧為主的中共元老選江澤民做接班人,鄧小平並隔代指定胡錦濤做江的接班人。

胡錦濤之後,就輪到習近平了。習近平怎麼上的台呢?我們來看他上台前外媒是如何報道的——

路透社2007年9月25日訊,接近北京領導層的消息透露,被視為「太子黨」的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將於十七大時晉身最高領導層 (政治局常委),並將在5年後接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職務。而團派出身的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則會在5年後接替溫家寶出任總理職務。

另據同期明報獲得的消息,習近平將會在十七大上成為政治局常委,並接替現任政治局常委曾慶紅的書記處書記職務,而在明年3月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再出任國家副主席。李克強在升任政治局常委後,將會在明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出任國務院排名第一的副總理。

後來的事實證明,外媒所言完全正確!也就是說,中國最高領導人的人選,在數年之前早就欽定了。這一歷史事實證明了兩點:一是中共的「接班人」套路與「共和國」不相容;二是黨代會、兩會上關於中共黨內、國家和政府領導人的選舉純粹是騙人的。

一個國家是不是「共和國」,並不在於它的國名是否含有「共和國」字樣,而是在於它的政體是否「行共和之政」。有些國家,雖然國名不稱為「共和國」,實際上卻是共和國。例如英國雖然保留了君主,並且稱之為「王國」,但實質上卻是「行共和之政」的共和國,有時也被稱為「虛君共和國」。

行文到此,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共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所謂「共和國」名不符實,中共的「國家主席」都是冒牌貨。

接班人鬼把戲和代表選舉領導人,是不按套路出牌,是對「共和國」之名的褻瀆與背叛。對此,中共給出的說辭是,中國人素質太差,不適合搞普選。然而,中共羞於面對的事實是,台灣用普選不僅選定了自己的領導人,而且還用選票成功罷免了不稱職的官員。可見,中共的說辭不能自圓其說。

中共數十年來「接班人」黑幕起起落落,在前蘇聯、朝鮮、古巴、越南等等共產國家,大概也差不多少,共產黨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烏鴉」不是什麼好鳥,這一回被佩里逮個正著。

是「國家主席」還是「總書記」?眾人說分明

佩里在法案中給出了提案的理由,他說,在官方文件中,稱呼習近平為「國家主席」(President),將賦予非民選領導人合法地位,這並不正確。

以「President」來稱呼中共元首,會讓人誤解此國家的領導人是透過民主方式產生,其統治得到人民授權。佩里解釋說。

「總書記」一詞已成為美國政府要員的流行語。包括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亞瑟‧雷(Christopher Asher Wray)、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以及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等官員,都多次在公開場合稱呼習近平為「總書記」。

據《雅虎財經》報導,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副主席兼專家艾麗森‧蘇艾琳(Alison Szalwinski)指出,美國顯然是特意改變對於習近平的稱謂,希望將「代議政府領導人」與「專制政府領導人」做出明確區分。

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主席羅賓‧克里夫蘭(Robin Cleveland)在表示:「這個道理很簡單,總統基本上是自由民主意義上選出的人,但習近平並非從公民社會、民選之中出來的總統。」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特聘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對美國之音說,「國家主席」這個譯名會誤導美國民眾產生誤解,混淆美國人對兩國制度根本差異的認知。

林培瑞說,「President」一詞在美國人的認知裡,是民主社會選出來的總統。但是,中共的領導人卻沒有經過這個民選過程,因此決然不是這個概念。

結語

據公開資料披露的信息,中共是從1983年將「國家主席」的官方譯名由「Chairman」改為「President」的。分析認為,此舉有做賊心虛、「偷天換日」之嫌。

佩里法案一個小小的名分之別,卻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它不僅把中共黨魁「驗明正身」,而且再次把中共政權的欺騙與獨裁本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主席任期非中國問題 學者:中共才是關鍵
周曉輝:美國更改對習稱謂 質疑中共合法性
王友群:蓬佩奧的演講與習近平的關係
美議員提議案 禁稱習近平為「President」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