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被街道辦錄取 高材生成維穩人員惹議

人氣 3347

【大紀元2020年08月24日訊】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失業問題持續惡化,以往甚受大企業歡迎的北大、清華畢業生難再找到理想工作。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博士、碩士生最近應聘浙江省杭州市各區街道辦職位,引發網民熱議。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均是中國頂尖學府。最近一條杭州街道辦事處招聘高學歷畢業生的消息,引發民眾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民眾質疑生物學博士、地球物理學博士、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這類學自然科學的畢業生,要放棄科學領域,進入官方事業單位任職,甚至甘願當維穩人員。

對於媒體廣泛報導,河南鄭州前中學教師賈靈敏本週一(24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大學畢業生擇業出現了嚴重倒退:「以前我們這一代人,包括後來我們教育學生,都說最光榮的是科學家。特別是考上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生物工程等專業,但是現在一個小小的街道辦招聘的都是與社會管理無關係的畢業生。」

物理學博士成街道辦維穩人員

杭州市餘杭區的一份招聘公示顯示:
運河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新聞傳播學碩士
喬司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軟件工程碩士
臨平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中國哲學碩士
東湖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法律碩士
南苑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
倉前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
中泰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法律碩士
五常街道辦事處錄取的是北大生物學博士

不少網友質疑這些清華或北大的畢業生為什麼要求去街道辦工作,有些人被分到綜合管理辦公室,擔任所謂的維穩人員。

教育制度鼓勵學生升官發財多掙錢

山西學者魯強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中國的大學對學生的培養越來越物質化:「教授的重點不在研究上,學生的重點也不在學習上。整座大學外面看起來是紅紅火火,但實際上已經物慾橫流。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這種教育就是為了工作,上個大學就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現在中國整個經濟形勢非常嚴峻,在最底層的街道辦事處能找到工作已經是不錯了。」

據《錢江晚報》報導,餘杭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網民質疑時說,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街道工作是餘杭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多工作專業性強,亟需更多的青年才俊在經濟社會的服務管理上做好專業支撐。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現旅居美國的時事評論人郭寶勝表示,清華北大高材生應聘杭州一些街道的辦事員「或者到綜治辦做維穩人員,看起來讓人非常驚訝,但也非常合理。一方面說明中國官本位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只有做官才能光宗耀祖、才能有穩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的大學教育出來的都是些唯利是圖之人,根本沒有理想」。

郭寶勝認為,大學畢業後,只有進入官方體制,才有機會「升官發財」:「能讓他們有穩定的收入,升官發財,官本位才能有美好的前途,在中國,萬般皆下品,唯有當官高。有官做就可以貪污大量的錢。」

前蘇聯解體前曾現全民官本位

前蘇聯解體之前,也曾出現很多大學生一心想做官的現象。郭寶勝說:「這種情況跟蘇聯解體前非常相似,當時也是全民官本位,蘇聯的大學畢業生,博士生都爭著當官。高材生寧願做地方的小官,也不去做學術研究。」

中國對外開放已經四十年,教師賈靈敏說,以前學生的理想是當科學家,今天,他們的理想都改變了:「以前,大家上學很多人想做科學家,有這種理想,要科研報國,現在考大學就是為了做官。本來培養清華、北大等這些一流學府的大學生,國家花費了多少財力物力,應該讓這些孩子到專業的科研環境中研究發明創造。」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比前一年增加40多萬人。在新冠肺炎、美中關係惡化、外資撤離中國的形勢下,中國就業壓力大大增加。民間機構統計今年失業人數會出現雙位數字的增長。

(轉載自「自由亞洲電台」)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沒掙大錢當大官 北大生:爸爸,對不起
北大畢業生回京賣豬肉 手下員工大多有學歷
疫情重創中國經濟 874萬畢業生就業堪憂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 中共出招:到基層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