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罹患“产前”忧郁症 擅自停药风险更高

育禾妇幼中心妇产科主任黄本湘医师看诊照。(育禾妇幼中心提供)

人气: 7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0年08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随着人们对社群媒体、网路的依赖,造就了现今网红的崛起,然而要当网红,外在形象的维持往往不知不觉形成了压力。新竹县就有一名25岁古姓网红,怀孕20周时因外在身形逐渐改变,深怕没有人想看、没有赞、没有点阅,每天面对摇摇欲坠的观看数,罹患了“严重产前忧郁症”。

古姓网红担心使用抗忧郁剂与镇定剂会影响胎儿健康而停药,使得忧郁症的症状迅速恶化,除了夜夜失眠、不愿进食,甚至几度想放弃腹中胎儿与结束自己的生命。所幸透过医师的评估与治疗,网红最终撑过36周,平安产下一子。

育禾妇幼中心妇产科主任黄本湘医师指出,根据卫福部107年抗忧郁药物使用人数统计,全台湾使用抗忧郁药物人数达1,330,204人,其中女性高达787,379人,约有14~ 23% 孕期女性有忧郁症征状或罹患忧郁症。女性容易受到荷尔蒙变化影响,在生理期、怀孕、更年期出现焦虑、忧虑等负面情绪,若是有家族遗传,罹患忧郁症的概率将更高。孕妇罹患忧郁症以后,最常见的症状会有情绪低落、食欲睡眠变差、想法悲观、易怒、钻牛角尖等,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结束生命的念头。

擅自停药风险更高 不可忽视

黄本湘医师表示,使用药物治疗产前忧郁症可能增加流产、早产、胎死腹中、新生儿出现肺高压或天生缺陷的风险。孕妇服用药物可能会影响到胎儿,因此要经过非常谨慎的考虑才决定是否要用药物治疗。若怀孕前有在服用其他精神科药物,在没有医师的指示下不可擅自停药,否则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危险,孕妇本身也会出现头晕、恶心、疲倦、肌肉痛、寒颤、焦躁、易怒等停药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孕产妇也可以透过重复式经颅磁刺激
(rTMS)来治疗产前、产后忧郁症,也是一种避免药物影响胎儿或是哺乳的治疗选择。

黄本湘医师提醒,怀孕妇女若发现自己有无法专心、失眠、嗜睡、对平常有兴趣的活动或事物突然失去兴趣、脑海中常有结束生命或对人生绝望的念头、焦虑、常感到罪恶或生命没有价值、饮食习惯突然产生很大改变等,应及早与主治医师沟通讨论治疗方式,并且拒绝过多的家务,利用怀孕这段时间多休息,尝试深呼吸、瑜珈或伸展运动来平复抑郁的心情,更能预防产前忧郁症的发生。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