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狠批 歐盟分歧嚴重 歐中協議前路漫漫

人氣 1205

【大紀元2021年01月01日訊】儘管歐中雙方在2020年結束之前,達成耗時7年的《歐中投資協定》。但是因為該協議遭到美國的狠批,加之歐盟內部仍進行著激烈的辯論。美媒指,離《歐中投資協定》正式生效,還有漫漫長路。

聽新聞:

(聽更多新聞請至「聽紀元」

歐中敲定投資協定 美國狠批歐盟

12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視頻會議上達成《歐中投資協定》。

該協定中,中共對歐盟做出了很多承諾,諸如中方將給予歐盟企業更高水平的市場准入、確保公平對待歐盟企業、給予歐洲企業更好的競爭環境、不強制歐企交換技術等等。

但該協定遭到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狠批。

「美國政黨和整個美國政府的領導人都對歐盟在美國新政府上台前夕就著手推進(跟中共的)新投資協定感到困惑和震驚。」博明說,「歐盟委員會不顧北京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急於與北京合作,是扯下了一塊遮羞布。」

他說:「一些歐洲官員和評論員喜歡說,川普(特朗普)政府是跨大西洋進一步深入合作的障礙。現在大家都清楚了,這不是川普總統的問題,這是歐洲核心官員的問題。自個兒照照鏡子吧。布魯塞爾或歐洲的官僚們無所遁形。」

智庫主任:歐洲議會批准該協議「非常困難」

自由亞洲電台12月31日報導指,儘管歐中領導人趕在2020年結束之前,宣布敲定投資協定。但是因為該協議遭到美國嚴正批評,以及仍需要歐盟成員國的政府正式批准以及歐洲議會的投票表決,所以該協議離正式生效,還有漫漫長路。

總部位於捷克的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主任揚達(Jakub Janda)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協議達成更像是一個「政治宣示」。他預估,幾週以後,歐洲議會成員會開始針對文本進行激烈的辯論,不過,以目前歐洲內部的反應來看,這個協議想要在歐洲議會得到最後的批准「非常困難」。

揚達說:「在歐洲議會裡不少有影響力的成員已公開表示,他們將反對這項協議。一些人是針對中國(中共)強迫勞動、新疆集中營的不良紀錄;另一些成員國如波蘭與立陶宛,則有聲音認為歐洲人應該至少等拜登政府上台後先進行磋商,不應該讓美國盟友在這個討論中缺席。」

按照時程表,在歐中雙方達成協定後,第一步是要先經過法律審核及翻譯確認後,完成最終文本。第二步是送交歐洲理事會及歐洲議會審核。若順利通過,協定很可能在2021年秋天,習近平參加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中峰會上簽署。歐盟官員表示,協議可能於2022年初生效。

布拉格國際事務協會(AMO)中國研究項目負責人卡拉斯科娃(Ivana Karásková)對自由亞洲電台說:「歐洲議會成員還沒有看到文本,現在下定論還太早,從現在到2022年,還有很多事情可能會發生。」

報導說,德國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托斯滕·本納(Thorsten Benner)對北京所謂的「讓步」存疑,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共在幾週前才剛收緊了外國投資的相關規定。

智庫主任:歐盟戰略錯誤

揚達認為,以德國和法國為首的幾個國家領導人推動這個協議,主要著眼於一種「貿易至上」的歐中關係,但這與歐洲價值觀及戰略相悖。

揚達指,像德國這樣的歐盟大國,只想著與中共達成貿易協定,「是一種戰略性錯誤」;歐盟真正應該要求的是,中共應該停止侵略行為、停止對民主國家的間諜活動、停止在中國境內的種族滅絕、強迫勞動行徑。

另外,德國綠黨領袖、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主席萊因哈德·比蒂科夫(Reinhard Butikofer)已公開表示自己將在議會中,對中共強迫勞動的議題據理力爭。

責任編輯:張頓#

相關新聞
前北約祕書長:歐盟需重視台灣 對抗中共霸凌
歐中達成全面投資協定 中共人權問題引人憂
博明批歐洲領導人急於完成中歐投資協定
香格里拉對話 美中軍方就一問題針鋒相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