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遭遇近百年罕見枯水期 江水斷流河床如荒漠

人氣 11557

【大紀元2021年0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凈報導)在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之後,該地區正在經歷一場罕見的枯水期。入冬以來,長江部分支流出現半乾涸或斷流狀態,而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水位亦呈快速下降趨勢。根據長江水利網監測,長江正遭遇近百年難遇的枯水期。

位於長江中游的湖北省武漢市,該市天興洲的河床、灘涂已裸露出來。據搜狐網近日報導,從航拍空中俯瞰,天興洲如一片荒原,沙地中嵌著水窪,起起伏伏。

聽新聞:

(聽更多新聞請至「聽紀元」平台)

而在武漢網友「哲騰源Deputy」的航拍視頻裡,長江枯水期的武漢天興洲,出現「百年一遇」的地貌奇觀。據視頻介紹,上世紀,天興洲的河段冬季是可以通航的,那時江水很急,經常看到成群的江豚在江面游過。

該網友發布的另一段視頻顯示的是長江支流灄水河武漢黃陂區段,河床見底,滿目瘡痍。據其介紹,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灄水河四季皆可通航。而現在中國能通航的河流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河流除了洪澇季節,全年處於半乾涸或斷流狀態。

位於武漢長江上游的荊州市,據該市海事局發布消息稱,近期,受上游來水影響,長江荊州段水位再次快速下降,截至1月25日,長江沙市航運基準水位-2.19米,一週內下降1.4米。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月8日長江水利網漢口水文站監測當日的水位為13.98米,是有水文記錄142年以來,長江出現的罕見低水位。而根據長江水文網日前發布的消息,截至2021年1月29日,漢口水文站監測的水位為14.56米,即將接近2008年的水位。

此外,中新網近日報導了長江主要支流贛江南昌段枯水期的近況。由於進入河流枯水期,贛江江西南昌段的水位下降。根據航拍畫面顯示,大片河床裸露出來,甚至可見河床中有小路連接兩岸。

贛江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是鄱陽湖流域5河之首,是江西省最大河流,長766公里。自2011年以來,江西降雨持續偏少,贛江中下游水位相繼跌破歷史最低紀錄,並對沿江部分城市的供水造成影響。

目前,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水位亦在快速下落。2020年11月25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是9.99米,低於低枯水位10米,目前水位仍呈下降趨勢。而一年前的鄱陽湖都昌站水位曾跌破8米極枯水位線,持續長達39天,為十年來最長極枯水期。

近日,浙江省紹興市政府官方微博發布警訊稱,今年冬季紹興市迎來了典型枯水期,降水較往年嚴重偏少,1月25日凌晨,作為紹興最大的「水缸」,湯浦水庫水位驟降7米。

官方消息稱,2020年汛期結束以來,紹興市全年平均降水量79.5毫升,較常年同期偏少6成,為紹興有史以來第二少,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部分地區出現供水困難的苗頭。

就在此次長江流域遭遇罕見枯水期的不久前,該地區曾經歷一場「百年一遇」的水患。

從2020年6月至9月,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西南等地因持續強降水引發洪災。全國七百多條河流水位超警戒,多條江河同時發生流域性洪水,多省發生暴洪、內澇,導致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汛情。據官方消息,該年因水災至少有6,346萬人次受災。

旅居德國的中國水利專家王維洛此前對大紀元表示,自從1949年以來,中國起碼有12萬座水庫,但是建了這麼多水庫,洪水災害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多了,災害程度不是變弱了而是更加強了。

他說,中共一直所信奉的人定勝天,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心態必然導致大自然的懲罰,而老百姓卻成為最大的犧牲者。

責任編輯:葉梓明#

相關新聞
1998年大陸洪災原因及傷亡內幕(上)
1998年大陸洪災原因及傷亡內幕(下)
橫河:城市的光鮮不敵洪水
【年終盤點】2016震驚中國的十大災難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