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交易量下滑 學者:長期不被看好

人氣 4572

【大紀元2021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北京證券交易所(北交所)在11月15日開業後,其成交量大幅滑落,有經濟界人士表示,北交所是新瓶裝舊酒,長期發展難看好。

北交所在5日開市當天的成交額達到了95億(人民幣,下同),在15日開業沒有漲跌幅的限制下,部分個股股價暴漲高達5倍,讓投資人感受到錢潮的熱絡。但好景不長,據美國之音11月23日消息,北交所11月16日的交易量就下跌過半,至45億,後三日更跌破30億, 11月19日,成交成交量只剩首日成交量的五分之一,即20億,直至11月23日,交易量才又回升到30億上下的水位。

對於北交所過山車式的交易行情,有業界人士表示,北交所是「新瓶裝舊酒」,未來並不看好。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對美國之音表示,現在在北交所上市的81股票中,只有10檔是新股,其它都是從「新三板」平移過來的。

謝田用「新瓶裝舊酒」來形容北交所,但北交所這隻新瓶擺錯地方,因為北京擁擠、又是政治中心,缺乏金融和電腦等新科技人才。雖然現代股市交易都已電子化,證交所設在哪裡都無所謂,而中國也確實需要一個類似「納斯達克」的小型電子交易市場,但習近平欽點北京,避開更理想的深圳、上海、甚至杭州等地來開設交易所,不符經濟規律,也沒有商業價值。

一位因議題敏感而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大學金融系副教授則持更悲觀的看法。他對美國之音表示,在新三版死了多少年的股票現在還來北交所交易「怎麼盤活得起來?」該學者表示,在各板交易的中小企業業績越來越差,本來就不受銀行信貸的青睞,就算在資本市場間接募資,沒有業績支撐,股價也不可能活躍,因此,對股市投資人來說,風險其實非常大。而這些市場的定價機制本來就偏向融資方,容易讓投資人陷入一個「被割韭菜的機制」。他認為北交所大多吸引到的都是投機型的投資人,願意堅持價值投資的人可能很少。

評論人士章天亮博士在其YouTube的自媒體節目中也表示,北交所上市的公司資訊不透明,很多是初創企業,這些企業經營前途不明朗,投資人如果買他們的股票投資很可能就會血本無歸,成為「被割的韭菜」。

謝田同時表示,北交所的設立政治色彩濃厚,「說白了,就是習近平要從上海幫也好,或者是深圳那邊(的)廣東幫也好,從共產黨其他那些江澤民、曾慶紅家族他們金融界的勢力範圍內,他要分一杯羹,他要跟他們搶錢。」

新唐人經濟評論員馬傑森也認為「北京交易所的政治意味更重一點」,習近平可能將北京證交所作為其權力的一種象徵。

他說:「他(習近平)覺得將北京搞成政治加經濟中心,也就代表他權力的進一步提升,在我看來,如果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做這樣一個交易所,其實沒有任何實質的經濟意義。」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新三板「升級」北交所 分析:投資風險比滬深主板大
【財商天下】北交所成立 黑天鵝來了
北交所開市新股齊漲觸發臨停 存量股普跌
吳明德:北交所開鑼 對深滬港市場有何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