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話題】美國物流供應鏈瓶頸明年或緩解

人氣 602

【大紀元2021年1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供應鏈瓶頸的問題可說是近期美國甚至全球疫後經濟復甦的最大阻礙,尤其時序到了年底北美商戰的關鍵時刻,供應鏈中斷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美國財長耶倫等多位專家樂觀估計,供應鏈的問題可能直到2022年下半年才會慢慢緩解。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在10月18日~29日調查148位代表年營業額超過2萬億美元的企業高管後發現,有1/5的人認為當前供應鏈最壞的情況還沒過去。

該調查還顯示,56%的高管承認他們的企業正受到供應鏈危機的影響(高於9月調查時的43%),64%的人估計這個危機可能持續到2020年年中,42%的人對近期全球的供應鏈環境感到更悲觀。

相比之下,只有34%的高管認為氣候變遷和高負債水平是企業經濟面臨的重大風險。

不過,由於此時正是年底商戰進貨和備貨的關鍵時刻,卡車司機的短缺等問題特別浮現出來,導致美國港口等待卸貨的商品高達驚人的3,000萬噸,但這或許也意味著隨著年底的即將過去,供給鏈危機或已到了關鍵的轉折,隧道盡頭的曙光即將出現。

全球最大的物流承包供應商GXO Logistics的執行長威爾森(Malcolm Wilson)表示,目前供應鏈危機正在攀向惡化的巔峰,幸運的話,事情往後將變得更加平順,因為目前進入倉儲的商品已開始增多。該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860個物流倉儲,是一個港口卸貨之後商品進入倉儲的關鍵物流下遊行業。

加州長灘港的執行董事柯爾迪羅(Mario Cordero)也說,商品遲到送達和供應鏈瓶頸的問題將持續到今年底,民眾最好提早購物,也希望供應鏈的問題能儘快大幅紓解。

長灘港和鄰近的洛杉磯港約吸納了美國貨櫃吞吐量的40%,近期這兩個港口嚴重堵塞,約有100艘創紀錄的貨船堵在港口或在外海等待進港,而過去兩港口等待入港的船隻平均僅10~20艘。為了紓解港口的堵塞,美國政府近期已下令港口全天無休運作。

儘管如此,許多行業專家仍深信港口堵塞的問題到2023年之前都難以解決,因為涉及的問題包括卡車司機和設備操作技工短缺,鐵路運輸、貨櫃和終端倉儲等設施的短缺,其中涉及最多的是勞工的短缺,相關的企業若不增發津貼將找不到足夠的技術勞工,而設備的短缺也需要企業大量資金的投入才能完備。

為了填補技術勞工和設備的短缺,美國物流行業的運作成本正不斷攀高。據統計,全美卡車司機目前約短缺8萬人,2023年可能短缺到10萬人左右,特定卡車司機的薪資給付此時已同比攀高31.5%,二手卡車售價也同比漲了73%,拖吊的成本比去年貴了20%,此外每加侖的柴油價格也比2014年前波油價高峰整整貴了1.2美元。

上述供應鏈的短缺還只侷限在美國物流的瓶頸上,還未考慮到中國因為限電危機造成的各類輸往美國產品的供給短缺,也沒考慮到半導體芯片短缺對汽車業和各項電子終端產品(如蘋果iphone)生產的衝擊。這些問題的加總都造成了當前美國甚至全球供應鏈出現中斷的瓶頸。

在整體供應鏈復甦的過程中,相關的廠商勢必加大投資,但新產能開出之前還有一段青黃不接的時期,早則數個月(如技術勞工的補充),晚則兩三年(如台積電在美國和日本的設廠等)。在供應鏈體系尚未完全復甦之前,美國甚至全球的整體通脹形勢將很難大幅降溫。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經濟學家:供應鏈瓶頸效應嚴重 通脹壓力增加
【財經話題】供應鏈瓶頸若紓解 滯脹就不會來
外媒:塞港降低貨櫃海運運能12.5%
「長灘港只有7台起重機在動」美塞港恐比雷曼危機更危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