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南加兩大港癱瘓 或波及全美供應鏈

人氣 365

【大紀元2021年0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姜琳達洛杉磯報導)受中共病毒(新冠病毒、COVID-19)的影響,南加州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港口工人大批染疫,卸貨進程一度停滯不前,甚至處於癱瘓狀態。洛加大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者俞偉雄(William Yu)表示,作為整個美國最繁忙、最重要的國際貿易門戶,兩大港口如今面臨的難關,短期內會波及整個美國的貨品供應鏈,但並不擔心會有太大的長期影響。

過去一年,洛杉磯和長灘雙港似乎遇到了10幾年來最大的瓶頸。首先港口疫情爆發,截至1月17日,就有近700名碼頭工人染疫。美國國際碼頭暨倉儲工會(ILWU)統計,約有1,800名工人因疫情無法正常工作。

不過,港口的貨運量不減反增。洛杉磯港2月1日的數據顯示,2月第三個週到港的集裝箱(TEU)數量,預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6.57%。

雖然雙港開放所有碼頭處理業務,但由於人力緊缺,外加上週洛杉磯遭遇極端暴風雨天氣,港口仍陷入大量貨物積壓、貨櫃卸載進度緩慢的困境。

港口的走向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俞偉雄表示,兩大港口在面對雙重打擊下,短期內會讓整個美國的供應鏈承受壓力。「短期的影響是,美國進口商、零售業會沒有貨、會缺貨,(因為港口)沒有工人進行卸貨。」 不過,在他看來,這只是一種短期內的負面影響。

他解釋說,在過去的一年多,雙港經歷過多次波動,例如罷工風波、在疫情初期集裝箱運輸量大幅下跌,但港口很快就能恢復正常運行,對供應鏈的破壞也是很短暫的。「過去幾個月的數據,兩個港口狀況都蠻好。很多情況或許港口已見怪不怪,所以我並不擔心會有長期影響。」

一位與碼頭有直接業務往來的卡車司機張先生說:「這幾天確實挺忙的,前段時間我們比較輕鬆一點,主要是一些貨到港口了,也卡住出不來。但這兩天明顯就開始忙了,之前積攢的貨物都卸下來了。不過,我們公司也缺人手,有的同事由於咳嗽、不舒服的,就不能來上班,我們剩下的人就要加班。」

「即時生產」 系統風險太大

不過,通過此次港口遇到的瓶頸,俞偉雄認為這是對供應鏈生態的再次警告。他說:「過去一年大家體悟到,經濟學、商學強調全球運籌帷幄,『Just in time』(即時生產系統),是看需求叫貨,貨到了馬上賣掉,為了減少存貨成本,這是過去盛行的模型。但經過去年(的情況),這個模型的危險太高,沒有短暫存貨,依賴外國,供給鏈就會斷掉。」

此次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出現的瓶頸,更多人在思考要從「即時生產」系統轉換成「以防萬一」系統(Just in case)。他說:「否則碼頭工人(受疫情)影響很大,會影響下游零售商,這是一個教訓。」

作為全球貿易中心,洛杉磯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自2000年以來,洛杉磯港每年都是美國第一大集裝箱港口。排名第二的長灘港,也是美國與亞洲貿易的首要門戶,每年處理的貿易額超過千億美元。◇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洛杉磯港兩月截獲近2萬磅違禁中國肉製品
美制裁港高官 洛杉磯港人:大快人心
港警高調搜捕壹傳媒 洛杉磯港人憂損新聞自由
洛杉磯港海運費翻漲 華商嘆進不進貨都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