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樂」之道

文|黃慈雲

人氣 24

【大紀元2021年04月01日訊】雖然已是陽春三月,依舊春雨綿綿。一日,趁著天空微晴,出門買午餐去。不料,採買完後,外面又下起雨來,還夾雜著冰雹。回家路上,只見一年輕女子,在凄風苦雨中兜售鮮花。再往前行,看到的是兩位建築工,在冷雨中工作。看到這些,令人十分心生不忍!回頭想想自己,雖說不上富裕,然而,上有片瓦下有寸土,有個屋簷可遮風避雨。飲食方面,雖非雞鴨魚肉。然而,粗茶素食也甘之如飴,食來心安理得。正應了那句老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亦可列入「幸福」一族矣!

其實,幸福快樂之道,也並非想像中的那麼難。個人有以下建議,可供讀者諸君參考。

一、轉念的功夫:常言道「日子裡歡歡喜喜是一天,愁眉苦臉也是一天。為什麼不讓自己歡歡喜喜過一天呢?況且,我們若能常保一顆歡喜心,喜神就會隨時都在我們身邊。於是就能夠諸事順遂,心開意解。凡事轉個念,就能夠開心,又沒怨恨,自然能與人相處融洽、愉快。

二、大肚能容不計較:待人處事要能多寬容、多諒解。因為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那麼他所成就的事業就會有多大。同時,一個人的心裡能容納多少人,就能夠攝受多少人為之効力。相同的道理,能夠容人,也才能為人所容,才能發揮自己所長。人與人之間是相對的,若能待人友善,對方自然也會以善意回應。

三、凡事單純化:任何事情不要想得太複雜。常保一顆單純、平靜的心。白日裡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浪費生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上天,日子過得充實又心安。晚上睡前,放鬆、放空一切,自然能夠一覺到天明。所謂幸福有三寶:吃得下,睡得著,笑得開。甚至連股神-巴菲特,都建議年輕人要多投資自己,充實自己,過簡單的生活。

四、誠以待人:人生在世,有錢可以買得到群眾,可是買不到真心、誠心。所以,當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真心對待時,就應先以至誠的心待人。虛情假意或可欺人於一時,然而有道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久了,西洋鏡自然會被揭穿。所謂人心有三寶:真實、善良、寬容。倘若人人都能具備這三寶,還怕社會不安寧,世界不祥和嗎?

五、有雅量並善解人意:待人要和顏悅色,慈悲為懷,又有雅量。也就是對方說錯了話,做錯了事,要有雅量包容、原諒他。對方的無心之過,用善念去化解,非但體現了自身的涵養,更不會讓自己的內心,為嗔恨所佔有。再者,遇到任何事情,都往善的、美的、好的方向去理解,事實上,受惠者也包含了自己本身。

六、常存知足感恩心:一個懂得知足的人,即使是粗茶淡飯也甘之如飴,也都能吃出菜根香來。有道是「知足常樂」。在筆者居家鄰近城市,有一幅地廣大的公園。最難得的是,抬望眼,進入眼眸的是,如屏障般,連綿不絕的青山。環繞周身的是,有如地毯一般的綠草地。每次去到那公園,說不出的知足、感恩!我感恩於工作人員辛勞的操作、打理,使得該公園整潔美好,舒適宜人!我知足於「我不必擁有,卻可以享有」!

七、學習放下:所謂放下,就是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怡然自得,滿心歡喜。都能做到「順境來時淡然處之;逆境來時泰然處之」。而處順境不起貪念,處逆境不起嗔念,始終保持心境平和、清靜,這就是襌定的功夫。禪定當中自然即能產生智慧,而圓滿人生。人生的際遇,不論窮困、富裕,都能安然自在,窮通不變。成功,固然可喜,失敗,也不氣餒。當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八、服務眾生,助人為樂:遙想四十年前,初來乍到。遇上第一個華人新年,正坐在書桌前,獨自思鄉掉淚。電話響起,是乾姊姊甜美的聲音,問道:要不要去老人中心幫忙?心想:與其在家獨自傷心,能夠出去幫助長者,有什麼不好呢?當即趨車前往。到了老人中心,一片喜氣洋洋,立即加入服務行列。筆者深深體會到,付出的喜悅,不是任何言語可道得出,也不是任何物質可交換得來。在你付出的當下,完全忘記了自己。自此以後,我也深深喜歡上「樂當義工」。

值此淡淡三月天,謹以個人淺見與您分享!也祝福您有一豐美、幸福快樂的人生!◇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吾家小皮旦寶貝
來自上天最好的禮物
蘇軾的豁達、淡定、豪邁
我的珠璣百寶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