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珠心算老師黃裕惠 勇敢抗癌捐肝

2021年1月份去爬志佳陽大山,這是黃裕惠的第19顆百岳。(黃裕惠提供)
人氣: 36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專題報導)前言:擔任珠、心算老師的黃裕惠,因罹患乳癌失去工作,她卻堅強活下來,乳癌歷經6次化療、28次電療、27次的標靶藥物治療控制住後,家中的弟弟卻因病需要換肝,不顧家人反對,黃裕惠主動比對,結果符合,經醫師評估後,勇敢捐肝,黃裕惠說,人活著,就是要開心過每一天,她的堅強讓人動容。

黃裕惠也和癌友組成癌友社團,她說,人總是要活下去,何不快樂、自在過每一天。
黃裕惠也和癌友組成癌友社團,她說,人總是要活下去,何不快樂、自在過每一天。(徐乃義/大紀元)
黃裕惠對珠、心算很有興趣,成了心、珠算老師。
黃裕惠對珠、心算很有興趣,成了心、珠算老師。(徐乃義/大紀元)

隔代教養家中長大  黃裕惠擔當顧家角色

出生花蓮縣的黃裕惠,小時候因為奶奶中風,不良於行,身邊要有一個小幫手,幫她換洗衣褲和端飯給她吃,所以黃裕惠從小一到小三,都陪著阿公、阿嬤和小姑姑一起住,而爸媽帶著弟妹在外打拚。

在隔代教養家中長大,黃裕惠有個不一樣的童年,讓她難過的是,大弟很小的時候,因大人的疏忽以及未及時醫療,使得大弟是小兒麻痺患者,在過程中爸媽數度帶他北上就醫,小小年紀的黃裕惠就負責照顧二弟和妹妹,擔當顧家角色。

2021年03月17日黃裕惠和癌友們一起去司馬庫斯遊玩。
2021年03月17日黃裕惠和癌友們一起去司馬庫斯遊玩。(黃裕惠提供)

大弟準備上小一時,因需穿「鐵鞋」而無法背書包上學,黃裕惠才回到爸媽身邊,擔任照顧大弟重任,每天上學時,必須背著弟弟和自己的書包去學校,那時大弟小兒麻痺因穿「鐵鞋」關係,走路很慢,還好老師們都能體諒;直到上國中後,背書包的工作才落在小三妹妹肩上。

對珠、心算很有興趣  成了心、珠算老師

黃裕惠高中讀職校,那時對珠、心算很有興趣,所以勤加練習,畢業時已有珠算四段實力。那個年代,銀行業還是用算盤結帳,所以學商者都要練珠算,黃裕惠早上畢業,下午就開始騎著腳踏車去教學了,但畢竟年輕,所以只教短短的二個月,就換工作了。

2020年10月,黃裕惠帶爸媽一起去爬南子吝。
2020年10月,黃裕惠帶爸媽一起去爬南子吝。(黃裕惠提供)

父母年輕時,因工作壓力大,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而且媽媽管教嚴格,讓黃裕惠想逃離家,因而由華聯輾轉到桃園工作,也在工作場域認識了老公,年紀輕經就結婚。

黃裕惠2020年12月回花蓮幫爸爸過生日,隔天帶爸媽和二位弟弟一起喝下午茶。
黃裕惠2020年12月回花蓮幫爸爸過生日,隔天帶爸媽和二位弟弟一起喝下午茶。 (黃裕惠提供)

結婚前幾年,黃裕惠常換工作,想吸收更多的經驗,直到有一天看到徵「珠算老師」,讓她又想起教學,這一教就十多年的歲月。這當中因壓力關係,得了乳癌,當得知得了癌症時,騎著車邊騎邊哭,但哭到家,很理性的第一件事請媽媽來幫她照顧讀小六的兒子,然後處理保險事宜,因有經濟壓力,所以要了解有多少理賠,才知做何種治療。

黃裕惠的爸、媽知道女兒得癌症時,都非常傷心、擔心,因為妹妹是乳癌過世的,在這當中二弟也因車禍過世,在幾年中失去一兒一女的爸媽,當著黃裕惠的面哭了,那種揪心的痛,讓黃裕惠告訴自己,一定要好起來,不可讓父母再哭泣。

乳癌在歷經6次化療、28次電療、27次的標靶藥物治療,到目前已過了11年。在治療結束後,因有心珠算園所怕乳癌復發,不願讓黃裕惠繼續回去教學,老闆也將她冷處理,只好被迫離職,後來自己出來找學生,以一對一的教學模式,也讓黃裕惠闖出一片天。

小弟因肝硬化需要換肝  毅然捐肝

二年前,小弟因肝硬化,需要換肝,本來爸媽不同意她捐肝給弟弟,他們擔心黃裕惠的身體負荷不了,也擔心婆家不同意,黃裕惠好不容易說服二老,換婆婆打電話來阻撓,事實上黃裕惠本來不想告訴婆婆,老公不小心說溜嘴,經過幾天的說服,仍然無法說服老人家,最後由老公出面保證不會有問題,才說服婆婆。

捐肝時要做一連串的檢查及訪談評估,當心理醫生問黃裕惠,若是弟弟康復後繼續喝酒,妳會怎麼處理,黃裕惠故作輕鬆的說,只能詛咒他早一點解脫!

因為爸媽為了小弟不但花了好多錢,還有更多的精神折磨;小弟幾次在死亡門口排徊,都是爸爸跪著求醫生說,不管花多少錢,都要救回兒子!黃裕惠知道白髮人送黑髮人心中的痛,黃裕惠也常想起已逝的弟妹;捐肝後在娘家休養,看見媽媽要準備吃的,還要幫黃裕惠洗澡、換藥,真的捨不得她如此辛苦,有幾次弟弟在醫院有狀況,爸媽都匆忙的趕去醫院,媽媽有一次因太匆忙而閃到腰,看著她腰痛還要照顧黃裕惠,黃裕惠難過得直掉髮(鬼剃頭)。

手術後在加護病房時,護士讓黃裕惠練習自己呼吸,雖然一直吸不到空氣,非常痛苦,但意識告訴自己,一定要醒過來,不然除了爸媽和老公、兒子會難過,婆婆也一定會怪罪爸媽。

在弟弟病情嚴重時,黃裕惠常回去幫忙照顧,因弟弟脾氣不好,生病後意識常常更不清楚,換了好多看護,後來爸媽和大弟輪流照顧,黃裕惠利用假日回去幫忙,她是歡喜做,甘願受。

開始想圓夢  過自由自在人生

這幾年因兒子讀大學,黃裕惠開始想圓夢,去爬山、騎機車環島、學戲劇,甚至帶媽媽一起去爬山,也幫媽媽圓小小的夢,因為有一次爬山,媽媽想起過世的二弟說:阿存還在,他也會陪我爬山吧!黃裕惠心很痛,不知如何安慰她,只能轉移話題,雖然帶媽媽出去玩,常會和她鬥嘴,甚至唸她、凶她,因為要照顧好她,她又常不聽話,搞失蹤或太過關心別人,常被其他隊友說黃裕惠對媽媽太凶之類的話。媽媽已七十多歲了,雖然爸爸和弟弟們不希望我帶媽媽去路跑、爬山的危險活動,但黃裕惠會繼續帶媽媽去玩下個目標,帶她去騎車環島,這個自由自在的人生是她想追求的。

黃裕惠也和癌友組成癌友社團,經常相約爬山,互相情緒支持,癌症病人可能面臨生理的不適、心理的壓力與社會的改變,舉辦相關衛教課程與病友活動,期望協助病友及家屬了解醫療新知、營養與復健資訊,以及癌症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一步主動參與相關衛教講座,提升病人與家屬照護能力。

癌友社團活動分為動態社團與靜態社團,動態社團如運動相關活動,邀請專業講師教導癌友運動;靜態社團如手工藝班、精油舒壓班等等,期望讓病友有機會能放鬆心情,將專注力暫時放下,過著快樂人生。她說,人總是要活下去,何不快樂、自在過每一天。◇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