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採礦:新一代價值數萬億美元的產業

人氣 464

【大紀元2021年04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笛睿編譯報導)發射太空船去距離地球幾十萬英里的小行星上採礦,聽起來像科幻片的情節,現在即將成為現實。就在過去這幾年里,已經有好幾家以此為業務的新創公司成立。一家公司已經擬定計劃於2027年發射第一艘採礦飛船。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報導,2015年,美國《太空發射商業競爭法》獲得通過,賦予商務企業去小行星上採礦的權利。在過去十年里,太空行業意識到,小行星上的資源在不遠的未來就可以成為利潤豐厚的新一代行業。

科研和經濟數據庫Asterank收錄了60多萬顆小行星的數據,其中大約1,000顆擁有價值數萬億美元的礦藏。金屬小行星上最常見的資源是鐵和鎳,可是也有不少像鉑金、黃金和鈷這類貴重金屬。

此外結晶狀態的水資源也很有用,當然不是要運回地球,對於將來人類在月球、火星建立的太空基地很有用,可用於合成燃料、或支持人類生活的環境。

2012年加州理工學院進行了一項可行性調查,估計一次採礦成本大約在25億美元左右,如此高的成本是目前這些公司發展的最大障礙——難以說服足夠的投資者。

分兩步的採礦過程

現在多數研究人員和企業認同的做法是分兩步進行採礦。發射第一艘太空船抵達小行星想辦法「穩住」它,即阻止它的自旋,初步考慮使用激光或推進器。

穩住以後,還需要一個推力把它送入一個繞著地球穩定運轉的軌道。之後才能發送第二艘太空船上去開採礦藏,最後把礦物送回地面加工。

起步中的初創公司

新生代太空採礦公司Asteroid Mining Corporation目標在2035年,從一顆距離地球不遠的小行星1986 DA上開採20噸鉑金。這個項目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於2027年發射飛船登陸這顆小行星,先確定鉑金礦資源豐富的具體地點,為下一階段開採作業探路。公司估計,第一階段將耗資3億美元。

2035年,公司將啓動第二階段開採作業,發射另一艘飛船去進行實際的採礦作業,目標採集到20噸的鉑金。公司稱,這相當於世界鉑金年產量的10%。

另一家初創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在短短四年里,籌集了5,000萬美元資金。但是這仍然不夠,2018年該公司被ConsenSys收購。由於資金不足,該公司的小行星採礦計劃只能暫時擱置。

總的來說,這個行業現在還處於起步階段,等人類真的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了基地,這個行業很可能就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現在這成本很高,隨著將來的發展,成本必然在不斷下降。所以,看來這事還得趕早不趕晚。◇

責任編輯:朱涵儒

相關新聞
最新研究發現:結腸癌或與口腔細菌有關
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索倫之眼」超新星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條狀結構
神祕行星在太空出雙入對 顛覆人類認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