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北大博士論文披露大陸外賣員的多重困境

人氣 2144
標籤: , ,

【大紀元2021年0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玉潔綜合報導)近日,一名北大博士半年的外賣員經歷成為輿論熱點,他在論文中敘述了親身體驗的外賣工作壓力和安全風險。分析認為,外賣工作反映出的勞資失衡問題,應該問責的是中共官方。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北大博士陳龍2018年為了完成博士論文,在北京中關村的一家外賣員團隊中,用五個半月的時間體驗外賣員的生活。他在完成的論文中提及,外賣員通常非常被動,數據系統令其面臨高強度工作壓力和安全風險。

博士論文揭大陸外賣員的多重困境

陳龍舉例表示,外賣員不能超時,但有時如果為了節省時間超近道,就會被數據系統記錄,隨即就被壓縮配送時間;原本外賣員節省的時間是用來休息或送更多訂單,但這種自主性卻被系統控制。

有時,外賣員為避免超時,甚至要超速、逆行、闖紅燈,這些也都會被壓縮配送時間。配送數據系統不斷壓縮配送員的配送時間,是在試探人的極限,但外賣員卻要自己承擔任何風險。

總部位於香港的「中國勞工通訊」曾做過統計,2019年上半年,僅上海市涉及快遞、外賣行業的各類交通事故就有325起,造成5人死亡、324人受傷。

陳龍表示,對於上述情況,外賣員的反抗力量是很微弱的;在發生勞資衝突時,外賣企業就會隱身,而配送平台不僅不會承擔相應的責任,甚至還扮演仲裁者的角色。

自由亞洲電台5月11日引述一位匿名深圳勞工王先生(化名)的分析表示,在大數據時代,數字管理是資方加大剝削勞動者的重要手段;在中國,大數據作為新興事物,其收集和應用仍缺乏監管,短期內很難反抗技術對人的控制。

大陸外賣員無勞動法保護 維權者被捕

美團公司曾於4月份表示,目前在平台上註冊的外賣員中,接近一千萬人是按單計價的外包員工,這些外包員工只有每天三元的商業險,而且是從佣金裡扣除;一旦發生意外,將由商業保險承擔,而商業保險僅包含保額六十萬元的身故傷殘險和五萬元的醫療費用。

2020年廣州的非機動車交通違法案例中,外賣送餐行業占8%,而外賣員在工傷認定和賠償方面,卻受到勞動關係的制約。

位於紐約的人權組織「中國勞工觀察」執行主任李強對自由亞洲電台說:「核心問題還是在於中國沒有工會。(資方)他們不管騎手是怎麼把餐送到的,只管你送餐的時間,通過收集數據來壓縮價格。外賣騎手沒有集體談判的權力,面對強大的資方來談判的話處於弱勢。」

李強認為,中共當局對勞工權益的保護選擇性失明,還加大對勞工自行組織的工會的打擊力度。他說:「這個勞資失衡問題最終是要問責中國共產黨,既然黨要控制工會、管理工會,就應該有責任讓工人在公平的環境裡工作。」

長期為外賣員維權的北京「騎士聯盟」盟主陳國江4月份被當局抓捕。陳國江曾組建「外送江湖騎士聯盟」微信群,幫助騎手解決交通糾紛、提供法律援助等,還多次組織罷工,今年過年期間他發視頻揭露外賣員遭受的壓榨行為,隨即遭到當局打壓。

責任編輯:李穹 #

相關新聞
中共兩會高壓「維穩」 被捕外賣騎手音信全無
外賣騎士盟主被拘 家人募捐請律師遭封殺
安徽外賣員被撞倒後再遭120碾壓 網民吐槽
中共打壓外賣騎士聯盟 推「模範外賣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