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7.11】阿爾及利亞總理確診染疫

人氣 2774

【大紀元2021年0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簡、戴芙若、顏殊璟綜合報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夏令時週日(7月10日)晚上10:30,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1.86億(186,753,958)例,死亡人數超過402萬(4,029,721)人。

以下是7月10日(週六)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部分數據或來自worldometer):

美國9,038例確診,139人死亡;
英國31,835例確診,34人死亡;
德國809例確診,7人死亡;
法國4,696例確診,19人死亡;
印度41,506例確診,895人死亡;
巴西48,504例確診,1,205人死亡;
俄羅斯24,607例確診,740人死亡;
日本2,458例確診,11人死亡;
韓國1,324例確診,5人死亡;
台灣33例確診,6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巴西報告595人死亡 近21,000新病例

巴西週日記錄了595人死亡和20,937例新病例。

該國的死亡總人數現在為533,488人,確診病例總數為19,089,940例。

墨西哥新增3,779病例 62人死亡

墨西哥衛生部表示,墨西哥的COVID-19死亡人數已上升至234,969。

該國週日報告了3,779例新病例和62例死亡病例。

阿爾及利亞總理確診

阿爾及利亞國家電視台報導,新上任的阿爾及利亞總理艾曼·貝納卜德拉赫曼(Aymen Benabderrahmane)感染了中共病毒(COVID-19)。

《路透》報導,貝納卜德拉赫曼上任僅7天,上週三才剛籌組新內閣,就患上了中共肺炎,他將隔離7天,以遠程辦公方式處理政務。

由於國內病例激增,週六阿爾及利亞總統塔布納 (Abdelmadjid Tebboune)下令重新實施社交距離及戴口罩措施,同時加速疫苗接種速度。

迄今為止,這個北非國家已報告了145,296例確診的病例,其中3,824人死亡。

南非將四級限制延長14天

南非週日(11日)將嚴格的四級限制延長14天,維持了一些限制措施,包括禁止集會、晚上9點至凌晨4點實行宵禁、禁止銷售酒精。

就記錄的病例和死亡數而言,南非是非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目前正經歷由傳染性更高的Delta變種所引起的第三波感染潮。

總統西里爾·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在向全國發表的電視講話中說:「我們全國的醫療體系仍然面臨壓力。」

本月初,南非錄得單日病例數突破26,000例,創下新紀錄,這使醫院達到了極限。

2021年7月5日,南非警察署(SAPS)的成員在索韋託(Soweto)的奧蘭多體育場(Orlando Stadium),排隊接種強生疫苗。(PHILL MAGAKOE/AFP via Getty Images)

隨著感染人數的攀升,拉馬福薩在6月下旬將該國的限制等級提升至五級限制中的第四級,並承諾在兩週後審查這些限制措施。

他在週日表示,內閣已決定將「調整後的四級警戒」再維持14天,但餐館在遵守嚴格的衛生規程的情況下,可以重新營業。在某些情況下,健身房也將被允許重開。

接種中國科興疫苗後 泰國數百醫務人員仍染疫

泰國表示,六百多名醫務人員在接種了兩劑科興疫苗(Sinovac)後,仍感染了中共病毒。這一事件恰逢當局考慮給民眾接種加強劑之際。

中國的科興疫苗。 (Billy H.C. Kwok/Getty Images)

泰國衛生部4月至7月的數據顯示,在677,348名接種了兩劑科興疫苗的醫務人員中,有618人染疫。

一名護士死亡,另一名醫務人員情況危急。

病例數創新高 利比亞實施廣泛限制

利比亞的病例數創下新高之際,當局實施了廣泛的限制措施,來遏止中共病毒的傳播。專家警告說,情況「危急」。

利比亞總理阿卜杜勒‧哈米德‧德貝巴(Abdulhamid Dbeibah)在一項法令中說,在接下來的兩週內,必須關閉咖啡館,禁止舉行婚禮和有悼念者參加的有組織的葬禮,禁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餐館只能提供外賣服務。在商店和市場,人們必須戴口罩並遵守社交疏離規定。

2021年5月13日,利比亞穆斯林聚集在首都的黎波里的烈士廣場,進行開齋節祈禱。(MAHMUD TURKIA/AFP via Getty Images)

在過去幾週內,利比亞單日錄得的病例數還沒有超過400例。

但本週病例數激增。根據最新的官方數據,衛生官員在48小時內就錄得2,854例病例。

法國新增4,256例確診

法國週日(11日)報告,過去24小時內新增4,256例確診病例和4例死亡病例。

英國威爾士某些場合仍須戴口罩

英國威爾士政府表示,在當地的公共交通​工具、健康和社會護理場所內,仍必須戴口罩。

政府表示,科學證據支持使用口罩作為減緩中共病毒傳播的一種方式。

相比之下,英格蘭的口罩強制令預計將於7月19日取消。

5月12日,威爾士首席部長馬克·德雷克福德(Mark Drakeford)抵達位於加的夫灣(Cardiff Bay)的威爾士議會大廈(Senedd)。(Matthew Horwood/Getty Images)

威爾士首席部長馬克·德雷克福德(Mark Drakeford)說:「我們知道很多人對外出仍然感到擔憂和焦慮。 我們將在某些地方維持佩戴口罩的要求,包括在公共交通工具、健康和社會護理場所內,以及必要時其它地方,以幫助確保我們所有人的安全。」

紐約州州長:三分之二成年人已完全接種疫苗

美國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莫(Andrew Cuomo)宣布,紐約三分之二的成年人現已完全接種疫苗。

庫莫說,過去24小時內註射了31,484劑疫苗,週六紐約州有1人染疫身亡。全州有399名患者住院。去年春季,該州曾是美國大流行的「震中」。

他表示:「我們的指標持續顯示,朝向殺死COVID這頭野獸的目標,正取得穩步進展,為此,我們要感謝醫療保健行業的英雄以及在整個大流行期間做出犧牲的普通紐約人。」

2021年6月11日,人們在紐約市時代廣場的快閃活動中觀看表演。(ANGELA WEISS/AFP via Getty Images)

意大利新增1,391病例 7人死亡

意大利今天報告了7例COVID-19死亡和1,391例病例。 與昨天的12人死亡和1,400確診相比,略有下降。

英國報告26例死亡和31,772例病例

英國今天報告了26例新的中共病毒死亡病例和31,772例新確診病例。

孟加拉國新增11,874病例 230人死亡 單日最高紀錄

據《達卡論壇報》報導,孟加拉國記錄了最高的每日死亡人數以及最高的單日新病例數,衛生當局「擔心未來幾週情況會進一步惡化」。

孟加拉國衛生服務總局在週日上午8點之前的24小時內報告了230例新死亡和11,874例病例。

死亡人數的上一個記錄是週五創下的,當時孟加拉國記錄了212人死亡。

單日感染人數超過了週四創下的11,651例的歷史高位。

孟加拉國的死亡總數已達到15,419人,而該國的總感染人數上升至1,021,189人。

越南報告近二千新病例 再創紀錄

越南週日報告了1,953例COVID-19感染,這是每日病例數的最新紀錄。

大多數新增病例發生在越南本次疫情爆發的中心胡志明市,該市於週五開始了15天的廣泛行動限制。

越南政府週日表示,由於中共病毒,越南將從週一開始在湄公河三角洲城市芹苴實施為期14天的行動限制。

過去一週,這座擁有123萬人口的城市報告了7起感染病例。

印度尼西亞報告36,197新病例 1007人死亡

2021年7月11日,人們在印尼泗水(Surabaya)一家處理COVID-19患者的醫院的急診病房外等待入院。印度尼西亞正面臨著由傳染性極強的Delta變種引發的最嚴重的疫情。(JUNI KRISWANT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1年7月11日,印尼茂物(Bogor)的一處墓地,身著個人防護裝備的墓園工作人員下葬一名COVID-19死者。印度尼西亞面臨著由具有高度傳染性的COVID-19病毒引起的最嚴重的疫情爆發。(ADITYA AJI/AFP via Getty Images)

印度尼西亞國家報紙《羅盤報》(Kompas)報導了該國「大量新病例和死亡人數」。

《羅盤報》報導,政府週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印度尼西亞在一天內增加了36,197例病例,確診病例總數達到2,527,203例。

衛生部週日表示,又有1,007人死亡,使死亡人數達到66,464人。

據衛生部稱,出院人數增加了32,615人,使康復患者總數達到2,084,724人。

趕在緊急事態前出遊 東京10日湧大量人潮

2021年7月9日,日本東京品川站,戴著口罩的人流。(Takashi Aoyama/Getty Images)

日本東京都第4度「緊急事態宣言」將於7月12日上路,許多民眾昨天抓住天晴好機會出遊,觀光地區湧現大量人潮,不僅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甚至還高於去年疫情初期平均人潮。

中央社援引日本每日新聞的報導稱,昨天是東京都即將進入第4度「緊急事態宣言」前的最後一個週末,由於東京都內出現久違的陽光,許多觀光地區湧現大量出遊人潮。

這次東京都「緊急事態宣言」將從7月12日上路,預計一直持續到8月22日,時間不僅涵蓋整個東奧舉行期間,連日本傳統的盂蘭盆節及暑假都在宣言發布期間內;因此,有家長就說,「(出遊)是希望讓孩子們能留下夏天的回憶」。

關東及東海地方昨天多數地區都是陽光露臉的好天氣,甚至部分地區白天氣溫逾攝氏30度;東京都市中心昨天也出現今年最高溫的攝氏33.4度,可以看到不少孩童在公園噴水區戲水。

上野車站外有不少居酒屋,昨天也有人從白天開始就暢飲生啤酒。東京都6月20日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後,有條件開放餐飲店提供酒類,但不過才3週時間,又要進入「禁酒」的宣言期間。

根據行動電話業者統計,昨天下午3時左右,東京都丸之內區的外出人潮,較2020年7月假日平均人潮大增106.2%;新宿站增加59.7%、銀座站增加33.7%、澀谷中央街增加50.9%。

就算跟2020年初COVID-19疫情尚未擴大的1月18日到2月14日假日平均外出人潮相比,昨天新宿站人潮增加5.7%、銀座地區也增加9.7%。

比利時90歲老婦同時染上兩種變異株 就醫5天後病逝

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冠狀病毒。(ShutterStock)

比利時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一名90歲婦人在同時染上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Alpha變異株和Beta變異株後病逝,還強調這樣罕見的現象恐怕遭到低估。

中央社報導,這名婦人獨居、並未接種疫苗,接受居家照護,3月間多次跌倒後被送往比利時城市亞斯特(Aalst)OLV醫院治療,同一天驗出COVID-19陽性反應。

起初婦人血氧濃度良好,後來病情卻急轉直下,5天後不幸病逝。

醫療人員採檢是否有任何「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時,發現婦人身上同時存在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異株和最早在南非發現的Beta變異株。

主導這項研究的OLV醫院分子生物學家范克柏根(Anne Vankeerberghen)說:「當時比利時正流行這兩種變異株,所以這位女士有可能是從兩個不同人身上感染兩種不同病毒。」

「遺憾的是,我們不知道她是如何遭到感染。」

范克柏根表示,目前很難判定合併感染是否對這名患者病情迅速惡化發揮了作用。

這項研究正在歐洲臨床微生物暨感染症會議(European Congres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上發表,尚未提交醫學期刊刊登。

萬克柏根在新聞稿中表示,目前雖然「沒有這類合併感染的其它公開案例」,但「這樣的現象恐怕遭到低估」。她指出,這是由於高關注變異株採檢有限;她呼籲提高使用PCR快篩方式來偵測已知的變異株。

韓國單日確診略減至1324例 當局警告恐再攀升

韓國疾病管理廳今天表示,截至11日零時,境內COVID-19確診新增1,324例,低於前一天的破紀錄1,378例。韓國正竭力控制激增的確診病例。

中央社報導,週末期間由於篩檢數少,確診病例通常會下跌。有關單位警告,確診病例可能會持續攀升。

最近激增的病例中,重症患者人數遠低於前面幾波疫情,因為許多年長和高風險居民已接種疫苗。

根據韓國疾病管理廳數據,韓國5,200萬人口中,約11%已完整接種,包括兩劑型疫苗已打完兩劑;約30%接種了一劑。激增的病例中,大多為年輕一輩、尚未接種的民眾。

確診病例激增下,促使當局首度對首爾及周遭地區祭出迄今最嚴苛的社交距離規範,明起生效。

韓國自疫情爆發以來的COVID-19確診總數達168,046例,死亡總數2,043人。

澳洲今年首傳染疫病逝 新南威爾士單日確診新高

澳洲今天通報今年首宗COVID-19死亡病例,正忙著應付Delta變種病毒爆發的新南威爾士州,也有破今年紀錄的單日新增77人確診。

中央社報導,新州州長貝雷吉克利安(Gladys Berejiklian)說,澳洲最大城悉尼及周邊地區的確診病例,未來幾天預料還會再上升。悉尼目前正實施為期3週的封城。

雷吉克利安在電視轉播的簡報會中說:「我預計新南威爾斯州的數字明天會突破100,少於這個數字我會很驚訝。」

新南威爾士州昨天50人確診,創今年單日紀錄,今天77人確診再創新高,使得最近一波疫情累計確診數來到566人。

今天新傳出的確診病例中,33人曾在感染期間進入社區,外界擔憂人口逾500萬的悉尼以及周遭地區的封城措施會延長。

雲南瑞麗再新增病例 方艙實驗室也加入檢測

雲南瑞麗市疫情持續嚴重。最新消息顯示,該市不僅有新增病例,而且還開始使用方艙實驗室。

綜合陸媒報導,舉雲南官方通報指,7月10日零時至24時,雲南省新增中共肺炎本土確診病例12例;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

通報顯示,這12人均是在瑞麗市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

截至7月10日24時,雲南省現有累計確診病例136例,無症狀感染者22例。由於中共一貫掩蓋真實情況,外界普遍對此數據保持懷疑態度。

另外,7月9日,瑞麗市將「獵鷹號」方艙實驗室投入使用,進行核酸檢測。陸媒指,「獵鷹號」方艙實驗室稍早曾在廣州疫情爆發點荔灣區做核酸檢測;在今年1月初河北石家莊疫情、5月安徽六安疫情時都出現過。

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也加強疫情防控。7月8日,該縣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通告稱,隴川縣群眾非必要不離開隴川,確實需要離開者須提供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從瑞麗市進入隴川縣人員,也必須提供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離瑞放行通知書、健康碼等,否則一律勸返。

此外,為了防範疫情,中共當局還在瑞麗市邊界架起了戰爭中才用的鐵絲網。有網民稱,沿瑞麗江高黎貢山修建的鐵絲網,綿延500公里。

評「病毒溯源」引關注 上海顧國平遭傳喚

上海退休教師、維權人士顧國平因涉評論「溯源新冠病毒」被傳喚。(六四天網圖片)

日前,上海退休教師、維權人士顧國平因在海外社交媒體平台發布關於「溯源新冠(中共)病毒」的評論,7月10日遭到當地派出所傳喚。此評論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故而引起上海當局的恐懼。

顧國平文章題為「用法理推論新冠病毒溯源與追責」,文中提到,這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已造成全球一億八千三百多萬人染疫、四百萬人死亡的空前巨大人間災難。非常有必要對這一病毒的來源進行徹底、全面、完整、深入地追查,這也是我們人類,為徹底戰勝和消滅這一病毒所必須做的。

此文作者分析,推斷出病毒來源的6個最大可能性:

1. 疫情在哪裡爆發,哪裡就應該是病毒的發源地;
2. 哪國的病毒學專家曾經在專門學術刊物上發表過,並號稱世界首例發現新冠病毒序列報告,就證明這個病毒出自哪國;
3. 為什麼在病毒爆發後要去隱瞞疫情,並且還要誤導,謊稱可防可控?不會發生人傳人?
4. 是誰在做銷毀病毒原始序列記錄的醜事,誰就存在研究製作該病毒的最大嫌疑;
5. 是誰一再拒絕世衛組織專家組進入被懷疑是涉案的病毒研究所進行核查?
6. 是誰在倒行逆施,反對和阻止新冠病毒的溯源問題,誰就存在製造這場瘟疫的嫌疑,誰就是製造這場危害全人類,並發動了對全人類的超限生化戰。

台灣7/11增28例本土病例 4例死亡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疫情3級警戒延長至7 月26日,並從7月13日起適度鬆綁部分措施。新北市立聯醫院三重院區11日持續進行篩檢,醫護人員發放檢體容器給待篩檢民眾。(中央社)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11日公布台灣新增28例COVID-19(中共病毒)本土個案確定病例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1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表示,今日新增之28例本土病例(其中10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5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九十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6日至7月10日。

自2020年起累計74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3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68例、台北市283例、基隆市25例、桃園市21例、彰化縣12例、新竹縣9例、台中市4例、宜蘭縣、苗栗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南投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台灣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疫情導致芯片荒 灣區商品供不應求

受疫情影響,芯片等原料的生產、商品的運輸,都面臨巨大的挑戰,灣區近期出現汽車、家用電器、家具等商品短缺的現象。圖為示意圖。 (NICOLAS ASFOURI/AFP via Getty Images)

由於受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芯片等原料的生產、商品的運輸,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發生了改變,因此近期出現了汽車、家用電器、家具等商品短缺的現象。專家稱,全球供應鏈何時恢復正常,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預計商品短缺現象將持續數月,甚至可能會持續至明年。

據希臘航運新聞(Hellenic Shipping News)報導,中共病毒疫情已影響到大的港口的貨運運輸,比如占全球航運總量5%的中國鹽田港就深受疫情影響,在馬來西亞和台灣發生的疫情,也正在影響著半導體芯片的生產。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報導,從中國運往美國的海運集裝箱價格,已從1,200美元上漲至6,000美元。

除了芯片,其它原材料也出現了短缺現象,例如用作冰箱隔熱的樹脂,用作填充沙發和椅子的泡沫材料等也嚴重短缺,這也影響到了家具行業。南舊金山家具店老闆湯姆·喬治(Tom Giorgi)說:「通常需要等待10到12週到貨的高端沙發,現在需要等待將近多3倍的時間。」

Delta變種病毒 占紐約市過去四週新樣本的26%

印度Delta變種病毒已成為美國主要毒株。(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

去年12月首先在印度發現的中共病毒(又稱新冠病毒)Delta變種病毒(B.1.617.2),已經成為全世界大瘟疫流行的主要病毒株。目前的統計顯示,它在英國新發病例中占99%;在歐盟主要發病的三個國家占60%;在俄羅斯占90%;在美國,占新增病例的一半以上。

而在紐約和新澤西等大紐約地區,印度Delta變種病毒正在超過原來的英國Alpha變種病毒,成為最主要的病毒毒株。根據紐約市衛生局的公布,在過去四周,印度Delta變種病毒病例,占測序樣本的26%。

7月9日市衛生局最新數據,在過去的四周內,紐約市用於測序的新確診病例樣本中,有26%是Delta變種病毒。前一週和前一個月發布的數據分別是17.1%和4.9%,可以看出Delta變種在紐約致病的上升趨勢。

同時,Delta和Alpha變種毒株導致的病例數字,在紐約首次超過了以前流行的兩個變種,即在紐約華盛頓高地首先發現的B.1.526毒株,以及在巴西最先發現的伽馬(Gamma)病毒P.1;看趨勢,紐約下週的新病例中,很可能印度Delta就將超過英國Alpha,而成為主要致病毒株。

艱難挺過兩波疫情 南非又遭Delta變體重創

2021年6月28日,在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一家醫院裡,醫務人員為一名婦女進行中共病毒檢測。(EMMANUEL CROSET/AFP via Getty Images)

南非目前正遭遇第三波COVID-19疫情衝擊,醫療系統幾近崩潰。醫院急診室的每個角落都擠滿了病人;他們躺在床上和輪床上,或者坐在輪椅上;許多人依靠氧氣生存;有些人在等待床位期間不幸去世。

在經歷了兩波疫情後,南非正在遭受第三波疫情的衝擊。這波感染浪潮是由傳染性更強的Delta變體所致。Delta變體最早在印度發現,目前已經出現在全球很多國家。

南非目前病例和死亡人數的激增,以及該地區重新實施封鎖,令許多公共衛生專家感到驚訝。由於南非的疫苗接種率很低,他們確實預計過會有另一波疫情,但一些科學家認為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該國受到了第一波疫情的襲擊後,又受到了第二波疫情的打擊。

據世衛組織稱,迄今為止,至少10個非洲國家發現了Delta變種。該變種在非洲南部和東部國家流行率很高。

英國人爭往去「黃區」旅行 機票預訂量急升

英國政府放寬入境限制,如英國居民已完成接種疫苗,由黃色名單上的地區返回英國後,可豁免隔離10日,本月19日生效。放寬入境消息傳出後,前往黃色地區的機票預訂數字急升4倍,單是前往希臘地區的搜索量已增加兩倍。

英國週四(8日)宣布,英國居民若已完成接種疫苗(即接種最後1劑最少14日)、或18歲或以下未成年人士,從黃色地區入境後可豁免自我隔離10日,但仍然需要在返回英國前3日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以及入境翌日接受PCR核酸測試。

在放寬入境限制消息傳出後的幾小時內,易捷航空(easyJet)表示前往黃色地區名單的航班預訂量按周增加400%,需要額外增加14.5萬個機位應付需求。

機票格價網Skyscanner表示,英國政府宣布放寬入境限制消息後僅半小時,該網站流量已較前一日增加53%。

美CDC鼓勵秋季返校上課 不建議強制打疫苗

疫情期間,西方學童戴口罩在校園內奔跑。(Shutterstock)

隨著美國各州走出疫情,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週五(7月9日)更新學校疫情指南,將教師和學生在今年秋季回學校上課列入優先事項,並表示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員無需在室內戴口罩。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新的指導意見放寬了對「幼兒園到12年級」的建議,例如:未完全接種疫苗的學生和工作人員在體育課或課間休息時可以不戴口罩,但該中心鼓勵他們在室內和擁擠的戶外環境中戴口罩。

如果當地傳播率很高,加上學生年齡太小無法接種疫苗,或者太難監測或執行學生和工作人員的戴口罩政策或接種疫苗情況,學校管理者可以建議「普及戴口罩」要求。

此外,CDC也不建議要求所有符合條件的教師和學生都接種疫苗,也不建議行政人員區分誰接種了疫苗和誰沒有。目前美國當局還未開放12歲以下的兒童接種疫苗。

專家:疫苗護照的四大副作用

示意圖。(Alex Wong/Getty Images)

歐盟已於7月1日正式啟用疫苗護照,希望藉此推動旅遊業的復甦。而與此同時,美國很多州卻反對實施疫苗護照。

病毒學專家、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系實驗室主任林曉旭分析,疫苗護照有四大副作用。

首先持有疫苗護照 ≠ 身體不帶病毒,這是因為,新冠患者大多數是無症狀感染,很難確認一個人打了疫苗後,體內是否攜帶病毒、是否有傳染力。

副作用二,施行疫苗護照,涉及反向歧視。因為各種原因,總會有相當一部分人群不想接種疫苗,如宗教信仰、健康原因,或擔心疫苗的副作用。可是,有大量企業和學校強制員工或學生必須接種疫苗。

副作用三,「接種獎賞機制」扭曲了人們打疫苗的初衷。

副作用四,數字化疫苗護照可能泄漏個人隱私。

紐約市100個體育場週末晚上開放

7月9日,紐約警察局和其它多個市政部門宣布今年夏天的「週六夜晚亮起來」計劃。(紐約警察局推特)

週五(7月9日)紐約市警察局與社區青年組織以及五大區地區檢察官一道,推出「週六夜晚亮起來」計劃(Saturday Night Lights),要求全市100個體育場週末開放,為當地社區的青少年免費提供高質量的體育活動,為此市政府投資500萬美元。

紐約市警察局(NYPD)局長謝伊(Dermot Shea)在曼哈頓哈林區的一個男孩俱樂部宣布了這個計劃。

謝伊說:「推出這個項目旨在加強青年發展,是警察局和我們的夥伴在為全市社區的孩子們繼續建立信任和創造機會上,邁出的令人興奮的一步。」

此計劃從7月10日這個週六開始,將持續一年,即全市100個室內體育場所將於每個週六的下午5點到晚上9點,面向年齡從11歲到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開放,讓他們在室內體育場內從事他們喜歡的體育活動,包括籃球、足球、排球、跳舞、武術以及其它運動。

加州企業招工難 青少年填補成人員工職缺

企業對青少年求職持有歡迎態度,青少年的就業率隨之創下新高。(Fotolia)

加州雖然在6月15日已經進入經濟全開階段,但各行各業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阻擋了很多企業的重開之路,這也促成很多青少年正在填補成年工人所留下的職位空缺。

早前,加州多家餐飲業、牙醫診所等服務行業的老闆紛紛告訴《大紀元時報》記者,聯邦發放的失業補助金促使工人選擇留在家裡而不工作。

聯邦的失業補助金福利將於9月6日停止,但美國二十多個州的州政府為解決招工難這一問題,已宣布停止發放聯邦失業金,促進經濟復甦。

不過,加州至今沒有停發失業金的跡象,這促成各行業招工困難,導致缺乏員工。許多在疫情前任職於餐館、旅遊和娛樂業的加州工人向記者坦言,要等到補助金停發後再找工作。為此,很多企業對青少年求職持有歡迎態度,青少年的就業率隨之創下新高。

加拿大安省7月16日起 餐館堂食和電影院開放

安省政府7月9日宣布,將於7月16日下週五起,正式進入解封第三步,恢復更多的室內服務。(Getty Images)

安省政府週五(7月9日)宣布,將於7月16日下週五起,正式進入解封第三步,恢復更多的室內服務。

聚會方面,戶外社交聚會和有組織的公共活動允許最多100人,有限例外;室內社交聚會和有組織的公共活動允許最多25人;

宗教服務、婚禮及葬禮方面,室內宗教服務或儀式,包括婚禮和葬禮,允許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進行。

餐館方面,允許室內用餐,每張桌子的顧客人數不受限制,但社交距離和其它限制仍然有效。

澳輝瑞疫苗供應將增兩倍 達每週100萬劑

澳洲的輝瑞(Pfizer)疫苗供應量很快將增至原來的3倍,每週將獲得100萬劑輝瑞疫苗。預計這將緩解目前澳洲推動接種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苗面臨的困境。聯邦政府計劃在年底前為每位願意接種疫苗的澳洲人提供疫苗。

目前,澳洲每週的輝瑞疫苗供應為30萬至35萬劑,到7月下半月,將增加到每週100萬劑。

8月裡,澳洲將收到450萬劑輝瑞疫苗,大大超過預期。

輝瑞疫苗是60歲以下人群的首選疫苗,因此增加供應將有助於提高疫苗接種速度。在16歲以上的澳洲人中,目前只有10%的人接種了兩劑疫苗。

澳洲歸國者居家隔離計劃下月啟動 將採用電子監控

居家隔離試點計劃適用於在澳洲本土接種了兩針COVID-19(中共病毒)疫苗且從中低風險國家返回的歸國者。(Paul Kane/Getty Images)

全澳首個海外入境者居家隔離試點計劃將於8個月底在南澳啟動。從中低風險國家返回的歸國者只有在完成疫苗接種的情況下才能在家隔離,且必須接受電子監控。

預計從海外歸來的澳洲國防軍人員和東京殘奧會運動員將是南澳試點計劃的首批參與者。

居家隔離試點計劃適用於在澳洲本土接種了兩針COVID-19(中共病毒)疫苗且從中低風險國家返回的歸國者。這些歸國者在居家隔離的同時必須接受電子監控。

南澳隔離酒店曾發生病毒泄漏事件,使疫情蔓延到數個城市。

聯邦總理莫里森表示,居家隔離計劃「儘快」實施非常重要,它將緩解隔離酒店的巨大壓力。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組圖:東京疫情嚴峻 將第4度進入緊急狀態
美國汽車價格為何高漲 對你有何影響
橙子漲價供應短缺 橙汁商擬換一種水果榨汁
南非大選計票近尾聲 非國大將失獨自執政地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