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反人類犯罪的歷史】之十四

顏智華:落草為寇的朱毛武裝為什麼能立足並壯大(2)

人氣 440

【大紀元2021年07月17日訊】共產黨在湖南搞的三大暴動都慘敗,原因是湖南省主席和駐軍都是本省籍的,絕不容忍共產黨在家鄉作亂,鎮壓毫不手軟。但江西省主席朱培德和駐軍都是外省籍的,對於遠離省城南昌的井岡山上的共匪,認為和打家劫舍的普通匪幫一樣,成不了氣候,只是叫當地的駐軍和民團自己去圍剿。省政府嚴重失職,讓朱、毛共軍得以立足井岡山,後又下山開始在整個贛南作亂。那為何蔣介石不調動他的中央軍鎮壓呢?本篇主要談這個事情。

1. 國民黨新軍閥派系紛爭戰爭不斷。

所謂國民黨新軍閥,指的是隨著北伐戰爭的步步進展與取得勝利,國民黨軍隊內部的高級將領擁兵自重,不服從中央的領導和指揮者。這些人甚至割據一方,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方性軍政權力中心,如獨立王國。根源是北伐軍除黃埔系的第一軍外,其它軍都是原先的各個地方軍閥率領軍隊加入進來的,只是改變了軍隊的番號而領軍的將領和手下的人馬不變。其加入國民黨參加戰爭的目的各異,但共同之處都是想撈取個人和本派系的利益。

在國民黨高層政治核心層內,主要有擁護汪精衛和擁護蔣介石兩個大的政治軍事派別。

核心層外,主要以將領的籍貫(省)分成若干派別,大的地方軍閥有桂系、粵系、湘系、奉系、山西閻錫山、西北馮玉祥(地盤在陝西河南一帶)等。

國民黨元老汪精衛無軍隊,被國民黨內高層反蔣派和地方上的反蔣軍閥們擁戴作為政治代表。

蔣介石雖然是法定的國民黨中央政府最高軍事統帥,但完全聽從他命令的只限於中央直屬軍隊(中央軍),地方軍閥不一定聽從,甚至兵戎相見。地方軍閥相互間也不時發生戰爭。對於共產黨在兩省、三省的毗連地帶作亂,地方軍閥間往往「各自打掃門前雪」,只要不在本省地盤就不管,這就給共軍游擊流竄提供了空間。當時毛澤東就是看準了國家政治、軍事分裂,中央不能集權,地方軍閥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才逃往井岡山,後又在贛南、閩西搞紅色割據並且獲得成功的。當年毛澤東還把他這個對國內政治局面的分析和共產黨如何利用這個時局,寫了一篇《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1928年10月5日)的文章。

2. 1928年-1930年軍閥間發生了哪些戰爭?

在南方的地方軍閥間有湘桂、粵桂戰爭,而湘、贛、粵3省正是共產黨組織最龐大,活動最頻繁,策劃搞暴動的主要省份。如廣州暴動,就利用了粵桂軍閥間的戰爭,廣州城內兵力空虛。湘南暴動利用了粵、湘軍閥間的矛盾。中共湖南省委調集包括毛澤東在內的共軍打長沙並先後兩次攻進城內燒殺搶,就是利用湘、桂軍閥間的戰爭,長沙城空虛。後來朱、毛共軍在贛南和閩西打下一片蘇區,還是因為1929年-1930年先後發生的「蔣桂戰爭」、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聯合發動的「倒蔣戰爭」,準確說是幾個地方軍閥聯合發動的和中央政府的戰爭。戰爭起因是1928年6月北伐軍占領北京(張作霖撤退回東北)後,名義上由南京國民政府統轄的軍隊有200多萬人,中央財政軍費開支無力負擔,蔣介石(代表中央政府)提出「裁軍」,各路地方軍閥認為蔣介石提出的方案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於是就武力「倒蔣」。

(1)蔣桂戰爭讓朱、毛打下贛南、閩西10多個縣城。

蔣、桂戰爭時間在1929年3月-6月,因蔣介石抽調走江西駐軍(將領朱培德)去湖北參戰,致使朱、毛共軍打下了贛南5個縣城。又由於福建省駐軍被調去廣東參戰,朱、毛又翻過武夷山,先後打下閩西的龍巖、上杭等5個縣城。縣城只有民團防守,不敵朱、毛共軍。對於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毛澤東得意萬分,還吟詩一首「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紅旗越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井岡山後連吃敗仗窮途末路的毛澤東做夢也沒有想到輕而易舉「收拾『金甌一片』」。閩西雖然屬於貧困山區,但縣城裡的金銀財寶錢糧布匹著實讓共軍暫時吃穿不愁了。

(2)中原大戰讓共產黨中央蘇區擴張到20餘縣。

所謂中原大戰,時間在1930年5月-10月,戰爭的準備時間更早。由桂系軍閥李宗人、西北軍閥馮玉祥和山西軍閥閻錫山聯合發動的「倒蔣」戰爭。因主戰場在河南故名。雙方投入兵力100多萬,死傷30多萬,軍費5個億。戰爭還導致平民死傷和財產損失無數。為保住南京中央政權,蔣介石傾家蕩產投入戰爭,完全無心顧及共產黨在包括江西、福建在內的全國各省的暴亂了。「鷸蚌相爭」讓共黨起死回生了。

共產黨藉此時機,把贛南閩西蘇區擴張到20多個縣,人口250多萬,共軍增至10萬人,還在鄂豫皖和其它省份建立了蘇區。共產黨還以江西瑞金為都城,建立國家,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號沿襲蘇共國。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時欣:為什麼遠離蘇聯的國家都好了?
【百年透視】中共是全世界最大的賣國黨
從中美關係的兩個五十年看中共的反噬特點
【中共黨史】中共配合蘇聯肢解中國(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