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長者單身者難上樓 逾97%未曾獲配公屋

人氣 19

【大紀元2021年0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澤宇香港報導)社區組織協會昨日發表一項調查報告,指香港政府漠視非長者單身者的需要,在現今「配額及計分制」下,有人輪候10年或以上仍未能夠上樓。社協促請,政府改革非長者單身者輪候公屋制度。

社協在去年7月至今年7月期間,訪問了150位非長者單身人士,發現有近七成人已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逾五成人輪候5年或以上,只有2%的受訪者曾獲配公屋。

社協指,受訪者全部居住於不適切居所(劏房或板間房),居住面積中位數為80平方呎,其中54%的受訪者因離婚而獨居。另外,受訪者的月收入中位數為8,800元,其中近五成人的租金佔收入的四成或以上。受訪者的輪候公屋分數的中位數為360分。

社協批評,在「配額及計分制」下,申請者的年齡成為分配公屋的最大因素,年齡獲得的分數遠比輪候時間獲得的分數多。所有年輕的申請者會被年紀較大的申請者不斷「插隊打尖」,認為55歲以下的單身人士幾乎無法上樓。

社協促請當局改革輪候制度,考慮申請人實際住屋需求分配公屋,並增建小型公屋單位。

對於政府推出現金津貼計劃,社協亦批評該計劃不涵蓋非長者單身人士,是差別待遇,忽略非長者單身人士的需要。社協要求當局將輪候公屋3年的非長者單身人士納入計劃,以示公平。◇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香港業界反對食環署公屋賣年花建議
皇后區投資155萬美元為公屋安裝監控攝像頭
維州政府53億建公屋 史上最大投入創上萬崗位
香港七成半公屋戶搬遷開支逾十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