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頭灣鎚殺案 凶手以精神病脫罪

認罪書附加條件 強制他接受治療 受害家屬:別讓他再禍害他人

人氣 307

【大紀元2021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2019年1月震驚華人社區的羊頭灣「海港城鐵鎚殺人案」凶手昨天(8月5日)在法庭上認罪,由於控辯雙方的專家皆認為被告患有嚴重的精神失常,因此法官裁決不必對殺人罪名負刑事責任,法官昨天給他六個星期做心理評估,10月4日再根據評估結果確定他在何種程度上需要治療精神疾病。

該案引起曼哈頓華埠福建人社區和布碌崙華人社區許多人關注,5日除了受害者家屬二十多人出庭旁聽外,兩地華社有數十人乘車到法庭外集會喊口號。
該案引起曼哈頓華埠福建人社區和布碌崙華人社區許多人關注,5日除了受害者家屬二十多人出庭旁聽外,兩地華社有數十人乘車到法庭外集會喊口號。(蔡溶/大紀元)

控辯雙方的專家皆認為被告精神有問題

2019年1月15日案發以來,經過長時間的鑑定,分別代表控方和被告的兩名精神病醫生得出一致結論,認為凶手馬湯諾域治(Arthur Martunovich)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這份鑑定結果昨日作為庭審的唯一呈堂證據呈交法官,以裁決被告是否有罪。

韓裔法官錢丹尼(Danny Chun音譯)為此特別傳召辯方心理專家Alexander Bardey出庭。醫生說,綜合被告的精神狀況報告、他被捕後的警局問訊記錄、醫院報告以及面談情形等等, 認為被告在案發時無法分辨幻覺與現實,幻聽以為耶穌基督要他殺人,因為他看了一部描繪亞洲男性虐待女性的電影,這使得他揮舞鎚子攻擊殺害三名華裔男店員,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醫生認為,從他家庭背景和歷史看,他未表現出仇恨犯罪的典型特徵,沒有對任何種族表達過仇恨態度或言論。此外醫生不認為被告為了避免入獄而偽造精神疾病,在接受藥物治療前他已表現出精神錯亂的症狀如認為食物有毒。

法官錢丹尼說,他看了犯罪現場的監控視頻也感「震驚」,這種「有罪但涉及精神錯亂」而獲得檢控雙方一致意見的案件非常少見。他最終認定醫生的鑑定結果有效,因爲控辯雙方都已一致同意,他「從法律上、從實踐上」只能裁決被告因精神疾病而不應負刑事責任,「即便選擇走陪審團的訴訟程序,結果也會是一樣」。

換句話說,馬湯諾域治因精神疾病被判無罪,逃脫了牢獄之災。但是馬湯諾域治的認罪書也附加了許多條件,法院會強制他接受治療。 在那裡,他或許會待上幾年,甚至更長時間。

具體而言,法官先給他六個星期時間做評估,然後決定他要麼送進精神病醫院接受強行治療6個月至2年,要麼接受心理輔導。如果進精神病院,住院不超過兩年再做心理評估,如果心理評估出來他只是需要做心理輔導,他會接受2年心理輔導,然後再繼續做心理評估以鑑定是否能釋放。

案件背景

2019年1月15日傍晚5時過後,34歲愛沙尼亞裔男子馬湯諾域治拿著鐵鎚闖進布碌崙羊頭灣的海港城自助餐廳行凶,致3人喪命。

34歲華裔廚師潘富暉當晚不治身亡,60歲的餐廳經理伍燦強兩天後在醫院腦死後身亡,50歲店員潘子密九天後也離世。潘子密與最先遇難的潘富暉是叔侄關係,兩人均來自福建福州。

凶手被捕後被控一項殺人罪、兩項企圖謀殺和三項非法持有武器等罪名。其後不久,檢方加控二級謀殺仇恨犯罪。同時,犯罪行凶畫面在現場監控視頻流出後震驚全紐約。

受害家屬:別讓他再禍害他人

昨日檢控官在庭上公開宣讀死者潘子密後代的三封信,說明受害家庭的傷痛、對案件的看法,希望法官嚴懲被告,否則過幾或十幾年他被釋放或者假釋出來,可能還會給社會造成危害。

潘子密的三名子女分別在信中說,在ICU急診室目睹父親的慘相,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經歷的心理創傷一輩子也康復不了。父親被害後,全家頓失依靠,生活徹底翻轉,經歷兩年經濟和精神上的艱困,至今仍在掙扎。這名凶手一天之內毀了三個家庭,是一名高度危險人物,希望法官加以考慮,以免他出來再禍害他人家庭。

華人社區的反應

馬湯諾域治(Arthur Martunovich)8月5日在法庭上認罪,旁邊是他的兩名律師。
馬湯諾域治(Arthur Martunovich)8月5日在法庭上認罪,旁邊是他的兩名律師。(蔡溶/大紀元)

馬湯諾域治案引發了更廣泛的問題,即如何處理被控犯罪、卻因精神錯亂而被判定無罪的人。

美國亞總會理事周國東說,被告闖入布碌侖這家自助中餐館掄鎚行凶時,曾開口對兩名拉美裔餐館員工說「我不是沖你來的,我只對亞裔男子。」「這不是歧視是什麼?但最終卻由於心理狀況,證明他是病人,變成他所有邏輯上的行為都脫罪,而逃脫三級謀殺的控告。」

近來由精神疾病患者涉及的暴力罪案愈來愈多,該案引起曼哈頓華埠福建人社區和布碌崙華人社區許多人關注,昨日除了受害者家屬20多人出庭旁聽外,兩地華社有數十人到法庭外集會喊口號,希望能「嚴懲仇恨犯罪」。

去監獄 vs. 去精神病院

被判犯有暴力罪行的精神病被告會怎樣? 根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說法,研究表明,因精神錯亂而被判無罪的被告可能會在精神病院度過盡可能多的時間,就像他們因同樣的罪行被判入獄一樣。

一項研究確定,精神失常辯護無罪釋放者通常在長期住院中花費的時間,是因類似罪行而被定罪的被告在懲教設施中花費的時間的兩倍。此外,一旦獲釋,他們可能會受到長期司法監督,這與獲得傳統有罪判決的罪犯不同。

各州的程序差別也很大。一些州要求被無罪釋放的被告自動投入精神病院,其他州則要求進行聽證會。一些州使用與民事監管程序的相同標準,而其他州則對刑事被告有特殊程序。

釋放程序也各不相同。釋放的決定取決於法官、心理健康專家或特別任命的委員會。一些州規定有條件釋放,例如允許家人在監督下探訪。◇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羊頭灣餐廳命案 凶嫌疑精神異常
海港城錘殺案 第三名受害人死亡
紐約市每五起謀殺案中 兩起涉家暴
全美醫保欺詐大掃蕩 紐約兩華人在193名被告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