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總統和美國志願兵役制

【大紀元2022年0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梅橙縣報導)1月9日,理查德·尼克松基金會(Richard Nixon Foundation)在橙縣約巴琳達市(Yorba Linda)尼克松圖書館,舉辦了第37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誕辰109周年紀念活動。

2022年1月9日,在尼克松總統誕辰109年紀念活動上,從左到右為海軍指揮官桑多·雷貝洛(Sandow Rebello)、海軍少將羅伯特·諾瓦科夫斯基(Robert Nowakowski)和約巴琳達市(Yorba Linda)市長卡洛斯·羅德裡格斯(Carlos Rodriguez)
2022年1月9日,特洛伊高中(Troy High School)的初級預備役軍官訓練團(JROTC)的學生們在尼克松總統誕辰109周年紀念活動擔任儀仗隊。(李梅/大紀元)

「在經過去年的COVID-19關閉後,能和朋友們在這裡相聚,真是太高興了。」基金會主席吉姆·拜倫(Jim Byron)說,「我們祝總統生日快樂!」

紀念活動在室外尼克松總統和第一夫人的安息地舉行。圖書館9日全天免費開放,人們還可以參觀平時很少開放的尼克松總統出生和居住過的小巧房子。海軍少將羅伯特·諾瓦科夫斯基(Robert Nowakowski)、市長卡洛斯·羅德里格斯(Carlos Rodriguez)等出席了活動。

2022年1月9日,人們去參觀尼克松總統出生和居住過的房子。(李梅/大紀元)
2022年1月9日,海軍小樂隊在尼克松總統誕辰109周年紀念活動上演奏。(李梅/大紀元)
2022年1月9日,人們參觀尼克松圖書館 。(李梅/大紀元)

羅德里格斯說:「尼克松總統給我們社區留下了巨大的遺產,作為總統他也留下了很多政治遺產。」羅德里格斯還提到尼克松總統在外交上的成就。

美國第15遠征軍海軍指揮官兼牧師桑多·雷貝洛(Sandow Rebello)帶領大家做祈禱時說:「尼克松總統說過,最大的錯是在面對挑戰時處於被動。」「請給予我們力量,關鍵要給予領導人智慧、力量和勇氣,我們將牢記著責任,以應對在世界上面臨的挑戰。」

從徵兵制到志願兵

諾瓦科夫斯基一早從聖地亞哥趕過來,他介紹:「尼克松總統是美國6位在海軍服役過的總統之一,作為中尉,他是幾位總統中海軍級別最高的一位。」

尼克松從1942年6月15日加入海軍預備役,直到1966年6月1日才退出,長達25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派到亞洲戰場,獲得了美國戰役獎章(American Campaign Medal)和亞太戰役獎章(The Asiatic–Pacific Campaign Medal)。

當選總統後,尼克松在1969年5月13日就軍事改革草案向國會發表講話,諾瓦科夫斯基說,他認為國家面臨著信任危機,特別是在年輕人中,「隨意選擇一些人而不是強制其他人服役,根本無法與我們在法律下的自由、正義和平等的概念相契合」。

尼克松要求制定一項綜合計畫,以吸引更多的志願兵,更有效地方式利用軍事力量,並在可行的情況下儘快取消兵役。1973年,美國武裝部隊結束了現役徵兵制,轉為全志願兵。國會的一項法案規定,在國家處於緊急狀態下,可恢復徵兵制。

諾瓦科夫斯基說:「尼克松總統自己的經歷讓他決定將推動徵兵制轉為志願兵役制。」據悉,指揮官傑夫·梅林格(Jeff Mellinger)是最後一位仍在服役的應徵入伍士兵,於2011年退役。

而拉爾夫·E·里格比(Ralph E. Rigby)是最後一位應徵的准尉級士兵,連續服役42年,於2014年退役。里格比在尼克松總統下令所有應徵入伍的人都可在感恩節前回家時,選擇了繼續留在軍隊,他認為自己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在經歷了70年代艱難的過渡期之後的40多年裡,全志願兵被證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諾瓦科夫斯基說,沒有高水準的軍事表現以及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們的志願服務和奉獻精神,可能無法承受像伊拉克和阿富汗這樣曠日持久和複雜的戰爭。

在2014年陣亡將士紀念日,詹姆斯·馬蒂斯將軍(James Mattis)說:「我們的第37任總統的設想經受住了考驗,所有的優秀志願軍都留了下來,這些年輕的美國人超越了爭議的政治言論,無私地為他們所愛的國家服務。」

在中共病毒(COVID-19)之前,國會曾討論是否像其它國家一樣讓美國公民承擔公民義務,「但我們在2020年和2021年都100%地完成了志願兵招聘工作。」諾瓦科夫斯基說,「為了保持我們全球的競爭優勢,以對抗我們的主要對手中國(共)和俄羅斯,我可以作證,由於美國人志願地在軍隊服務,我們擁有一支強大的隨時待命的戰鬥力量。」◇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珍言真語】傑斯:美對華新政策 世界需選邊站
王友群:中華民國與聯合國的六重關係
慶退伍軍人節 尼克松圖書館舉辦免費音樂會
撥雲:美國對抗中共必須否定尼克松模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