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11)

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著 嘉莲译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The Sistine Madonna)局部,1513—1514年作,布面油画,藏于德国德累斯顿历代大师画廊。(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585
【字号】    

不可能尽述这位艺术家作品中每一最微小的细节——它们纵然无声,却仿佛能开口讲话:就说画作下方的底座,上面绘有教会庇护者和捐助者们的众多形象,每个人物两侧各有一人,合围成边框。一切都彰显着精神、情感与思想,色彩如此协调,可谓尽善尽美。房间的天顶出自他的老师皮耶罗‧佩鲁吉诺(Pietro Perugino)的手笔,出于对艺术启蒙恩师的回忆与爱戴,拉斐尔不愿破坏它。

佩鲁吉诺,梵蒂冈使徒宫“博尔戈火灾厅”天顶画,湿壁画,约1508年作。(公有领域)

这便是大师的伟大之处,他在全意大利、波佐罗(Pozzuolo)乃至希腊都有设计师,永远都在采撷精华来成就他的艺术。

君士坦丁厅

拉斐尔继续创作,又画了一间大厅(注1),用黏土塑造了一些使徒和其他圣徒在帐幕之下的形象;他让徒弟——在描绘动物方面无人能及的乔凡尼‧达‧乌迪内(Giovanni da Udine)绘制了教宗良十世豢养的所有动物,如变色龙、狸猫、猿猴、鹦鹉、狮子、大象和一些更奇异的生灵。

除了用怪兽塑像(grotesques)和各式铺道大大美化了使徒宫(梵蒂冈宫),他还为建筑师布拉曼特(Bramante)生前未完成的楼梯和凉廊提供设计方案。拉斐尔新的建筑设计得以实施,他为此做过木制模型,在比例和装饰方面都胜过布拉曼特。

教宗希望其雄心壮志得到辉煌的展现,由此拉斐尔为灰泥装饰、上面的绘画及小隔间做了设计。他让乔凡尼‧达‧乌迪内负责灰泥工与怪兽,人物形象则交托给朱利奥‧罗曼诺(Giulio Romano),不过后面这位大师贡献甚少。他还雇请了乔凡尼‧弗朗切斯科(Giovanni Francesco,注2)、伊尔‧博洛尼亚(Il Bologna)、佩里诺‧德尔‧瓦加(Perino del Vaga)、佩莱格里诺‧达‧摩德纳(Pellegrino da Modena)、文森齐奥‧达‧圣吉米纳诺(Vincenzio da San Gimignano)、波利多罗‧达‧卡拉瓦乔(Polidoro da Caravaggio)等许多画家,由他们完成场景、人物和工程所需的其它事项。

詹弗朗切斯科‧彭尼,《君士坦丁受洗》(Baptism of Constantine),1520—1524年作,湿壁画,梵蒂冈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朱利奥‧罗曼诺,《米尔维安大桥战役》(The 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1520—1524年作,湿壁画,梵蒂冈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拉斐尔力求完美,甚至派人到佛罗伦萨购买卢卡‧德拉‧罗比亚(Luca della Robbia)设计的铺道。的确,在绘画、灰泥装饰、布局或创造方面,没人能够完成、甚或只是想像出比这更惊人的作品了;其优雅华美,使得拉斐尔被任命为宫中所有绘画及建筑工程的总监。

据说拉斐尔非常有礼,为了能招待友人,他说服泥瓦匠不要把墙完全砌实,而是在下面旧房间的上方留出各种洞口和空间,用来存放酒桶、烧瓶和木柴;这些洞口和空间削弱了砖石底部的承重力,后来不得不加以填补,因为整个建筑开始出现裂缝。他委托吉安‧巴利莱(Gian Barile)运用大量雕刻来装饰门板和天花板的所有木工构件,后者以优雅的风范完成了工作。

圣母、天使和撒旦

他为教宗的酒庄(注3)和博尔戈区(Borgo)许多房子作了建筑设计;特别是乔凡尼‧巴蒂斯塔‧德拉奎拉(Messer Giovanni Battista dell’ Aquila,注4)大人的宫宅,是非常美丽的作品。他还为特罗亚主教设计了府邸,主教将其建在了佛罗伦萨的圣加洛街(Via di S. Gallo)。他为皮亚琴察圣西斯笃堂(S. Sisto)的黑衣修士们(注5)绘制了高祭坛画,其中有圣母与圣西斯笃和圣芭芭拉(S. Barbara,注6),着实是罕见的非凡之作。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The Sistine Madonna),1513—1514年作,布面油画,现藏德国德累斯顿历代大师画廊。(公有领域)

他还画了许多画送到法国,特别是为法王画了一幅圣米迦勒(S. Michael)与魔鬼交战,令人惊叹不已。

拉斐尔,《圣米迦勒战胜撒旦》(St. Michael Vanquishing Satan),1518年作,木板转布面油画,268×160cm,巴黎卢浮宫藏。(公有领域)

在这幅作品中,他画了一块被火烧焦的岩石代表地心,石缝中喷出硫磺火;路西法(注7)烧焦的肢体以丰富的肉色色调绘成,可以看到它那毒气腾腾的傲慢,使它对凌驾其上的上帝怒不可遏;它被剥夺了一切和乐之土,且注定遭受永刑。相反的,身披金盔铁甲的圣米迦勒虽然气质圣洁,形象却勇猛有力、威严慑人,他已把路西法丢在脚下,正将长矛刺向它的后背。总而言之,这幅作品让拉斐尔当之无愧赢得了国王的至高奖赏。

他为费拉拉的贝亚特丽切(Beatrice of Ferrara,注8)等女士画了肖像,特别是他自己情人的肖像,此外还画了无数肖像。(待续)

注释:
【注1】君士坦丁大厅。——译注
【注2】即詹弗朗切斯科‧彭尼(Gianfrancesco Penni)。——译注
【注3】玛达玛庄园(Villa Madama)。——英译者注
【注4】教宗的亲信和侍从。——译注
【注5】即道明会(Dominican Order,又译多明我会等)。——译注
【注6】即《西斯廷圣母》。——译注
【注7】指代撒旦。——译注
【注8】贝亚特丽切‧德斯特(Beatrice d’Este),米兰公爵夫人,费拉拉公爵之女。——译注

原文Life of Raffaello Da Urbino, Painter and Architec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点阅【《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