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暫錄36宗類鼻疽個案

袁國勇:未能證明病菌如何進入人體

人氣 8

【大紀元2022年1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綜合報導)政府17日在疫情記者會上同時交代最新的類鼻疽感染情況。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公布,截至11月16日,今年暫時錄得的36宗感染個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指,現階段仍無法證實類鼻疽病菌如何由配水庫泥土進入人體,但不能排除水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袁國勇指出,自2021年起已經有趨勢顯示類鼻疽感染個案增加,而2022年的趨勢非常明顯,在2022年7月至11月之間有一個高峰。由2016年至2020年,每年只有大約有7.6宗類鼻疽感染個案,而2021年有17宗,今年有36宗,「36跟7.6相差好遠,好明顯真是一個爆發」。

袁國勇分析指,其中一個可能性是配水庫外大風大雨,細小的沙粒通過配水庫通氣口的金屬網進入配水庫,但他強調水體的測試呈陰性,證明香港的飲用水安全,現階段無法證實類鼻疽病菌如何由配水庫泥土進入人體。不過,仍然不能排除經配水庫的水污染,引致爆發,所以建議水務署採取措施減低風險,例如在全港配水庫增加含氯量、加裝高效空氣過濾器等。

歐家榮表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本港暫時錄得的36宗感染個案,包括26男10女,年齡介乎42歲至93歲。其中有27宗個案自8月起錄得,8月至10月錄得的個案有明顯升幅,當中有20宗個案住在深水埗,他們在8月8日至10月17日期間發病。

歐家榮形容類鼻疽是風土病,在環境中存在,近日數字較8月回落,當局會加強監測和預防工作,儘早介入任何懷疑爆發個案。他呼籲深水埗居民,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每日開水喉頭一分鐘的水,要先排走,之後的水才開始用作刷牙洗面或洗澡,亦不要飲用未經煲滾的水。

歐家榮又稱水務署已經在食水加入適量「餘氯」,令病原體包括類鼻疽伯克氏菌難以在水管中存活;完成在深水埗區配水庫的通氣口加裝濾網。水務署會陸續為其餘轄下175個食水配水庫的所有約2,400個通氣口加裝濾網,目標在兩個月之內完成;及在深水埗區配水庫的出水口位置加裝實時監察餘氧儀器,將按需要於其它配水庫加裝。◇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類鼻疽患者大多居於深水埗 衛生署暫未發現源頭
袁國勇指類鼻疽爆發源頭未明 擬視察石硤尾及蝴蝶谷配水庫
香港增3宗感染類鼻疽個案今年累計34宗
香港配水庫泥土樣本發現類鼻疽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