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探訪冷戰時期比利時地下掩體

人氣 585

【大紀元2022年03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蓉報導)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為了加強西歐的防空能力,決定在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興建一個地下掩體,這個掩體當時是真正的軍事設施,作為指揮碉堡。直到近幾年,這個神祕的掩體改建成博物館後,開放給民眾參觀。

這座指揮中心興建於1954年,當時成為北約(NATO)聯合西歐空軍和防空部隊的神經中樞,並協調軍事演習,為蘇聯核打擊的最壞情況做準備。

直到1995年,雖然當時只有少數人知道掩體的存在,該處一直有軍方人員守衛。軍事機構精心挑選600人,每班200人,分3班工作。

地堡內部包含聯合參謀部、通訊設施、劇院等不同用途的設施。最近幾年地堡移交給比利時軍方,他們對其進行全面修復後改建成博物館,並於2010年對外開放。想參觀的民眾可向市中心的旅遊局購買門票。

圖片顯示,3月18日,地下掩體的入口位在村莊的小屋,進入地堡後,可見到辦公室、通訊室、機房及軍事裝備展覽廳等不同用途的設施。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圖為掩體的地上建築部分。(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圖為掩體的地上建築部分。(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8日,比利時赫綱蘭德(Heuvelland)凱梅爾(Kemmel),冷戰時期比利時、法國和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決定在此建造一個地下掩體,碉堡現今已成為博物館。(Kurt Desplenter/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上海興建可容二十萬人的地下掩體
紐警方突襲南島小鎮 發現武器及地下掩體
可抵擋核彈的地下掩體何處尋?
恐懼社會動亂 地下掩體建築在美大行其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