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令香港失優勢 半數外資預年內撤離

人氣 1838

【大紀元2022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理爾、林一山香港報導)近年香港政治環境急速惡化,加上港府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導致不少外資選擇撤走。香港歐洲商務協會的最新調查顯示,因港府嚴格的防疫政策,近半數受訪公司考慮在一年內全數或局部遷離香港,國際性展覽亦放棄於香港舉辦。另外香港民研的最新調查顯示,高達24%的受訪者表示有計劃永久離開香港。劉細良認為港府不肯放棄動態清零政策,令香港無法通關大陸,又不能連接國際,失去了最大優勢。

香港歐洲商務協會在3月24日公布了一項在1月至2月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受訪公司正在考慮一年內全數或局部遷離香港。在260間受訪公司當中,25%表示在現行抗疫措施下,考慮在一年內完全遷離香港;24%表示會局部遷離香港,34%表示不確定,只有17%表示在未來一年內沒有任何搬遷計劃。另外,40%的受訪公司認為,香港的入境限制等隔離措施難以吸引海外人才來港。
聽新聞:

powered by Sounder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嚴格防疫政策下外資撤離

香港歐洲商務協會指出,香港的「清零」政策為公司和居民帶來嚴重後果,香港與全世界接通以及與中國相鄰的最大優勢幾乎消失殆盡。曾任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的時事評論員劉細良在其YouTube節目《城寨新聞》中表示,這與港府不肯放棄動態清零政策、仍然有熔斷機制有關,無法通關大陸,又不能連接國際,「香港已經成為一個孤島」。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表示,部分在香港設立亞太區總部的跨國企業因疫情、檢疫安排遷離香港,轉往新加坡、杜拜等,將來搬回香港的機會不大,香港能否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要視後續事態發展。陳智思認為長遠來看,香港不能持續現行隔離檢疫政策,因為香港很多行業要與國際接軌,更大的經濟活動則須與大陸進行。

國際展覽移師新加坡

在嚴格的防疫政策之下,大型國際展覽亦放棄於香港舉辦。亞太區美容展主辦機構BolognaFiere Group及Informa Markets宣布,原定於香港舉行的2022亞太區美容展,將以特別展形式於2022年11月16至18日移師至新加坡,在新加坡博覽中心舉行。大會表示香港目前與疫情相關的旅客入境限制及檢疫措施可能為來港參與11月展會的國際參展商及買家帶來不便。

美容展大會讚揚新加坡擁有充滿活力和創新力的營商環境,有很多高品質的活動在此成功舉辦。同時指新加坡是一個著名的全球交通樞紐,搭乘航班可直接往返於世界上的數百個城市,能有效促進國際美容業界之間的商業交流和聯繫活動。加上其處於東南亞的優越地理位置,可創造更多絕佳的商務機遇。由此可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岌岌可危。

7%受訪香港市民已準備好隨時離開

另外香港民意研究所在3月21日至24日於網上訪問了6,723名12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結果發現24%的受訪者「有計劃永久離開香港」,比去年8月份進行的同類民調上升了4%。表示「已準備好隨時離開」和「準備中」的受訪者分別占3%與7%。

在自稱「民主派支持者」的人當中,高達35%受訪者表示「有計劃永久離開香港」,而「已準備好隨時離開」及「準備中」的受訪者分別占7%與10%。在自稱「非民主派支持者」的人當中,也有17%的受訪者表示「有計劃永久離開香港」,而「已準備好隨時離開」和「準備中」的受訪者分別占1%與5%。

當被問及「哪一方面的情況變差,最會促使你設法永久離開香港」,最多受訪者選擇「個人自由」(35%)、「家人的前途」(16%)、「香港的政治」(16%)、「個人的生活水準」(12%)、「香港的經濟前景」(10%)。

對此,劉細良說:「個人自由方面,沒法去旅行又不能去日本玩,這不是『黃絲』、『藍絲』的問題,是全香港人的嗜好。」他又指目前最抑鬱的就是「藍絲」,「當連飲飲食食也不能的時候,非民主派支持者也覺得失去自由,所以要離開香港。」

鍾劍華:經濟吸引力下跌 政治風險增加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越來越多市民已準備好隨時移民,或者正在準備之中。過去一年以來的情況沒有令移民傾向降低,反為上升。連較為傾向支持政府的「非民主派支持者」傾向移民的比率都在上升。

他以「推拉因素」來分析,現在「拉住人」的經濟吸引力正在下跌,「推人走」的政治因素卻在增加。他認為香港歐洲商務協會最近的調查,所反映的都是同一件事。@

責任編輯:李明#

相關新聞
美發布商業諮詢 警告在港企業面臨四大風險
美制裁中聯辦七名副主任
2021香港自由度再受壓 媒體或撤離或調整
網台MIHK將結束 創辦人:6成經濟4成政治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