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美大科技公司助力 俄將領傷亡慘重

俄烏戰爭成未來戰爭模式預演:政府和民營機構聯合制定網絡防禦

人氣 6817

【大紀元2022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江楓綜合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個月以來,損兵折將嚴重,俄軍多艘軍艦被摧毀,顛覆了外界對戰爭局勢的預判。烏克蘭的戰績被曝有來自大科技公司的支持,微軟、谷歌、星鏈這些美國高科技公司紛紛出手。

3月21日,烏克蘭官員宣布四名俄羅斯少將死亡,他們是維塔利‧格拉西莫夫(Vitaly Gerasimov)、安德烈‧卡列斯尼科夫(Andrei Kolesnikov)、奧列格‧米蒂耶夫(Oleg Mityaev)和安德烈‧蘇霍維茨基(Andrei Sukhovetsky)。

烏克蘭軍方發布的消息稱,戰爭爆發以來已有數十名俄軍高階軍官陣亡,其中至少包括6名少將級軍官。這意味著俄軍參戰將官中超過四分之一已在烏克蘭喪生。3月23日,烏克蘭軍官阿納托利‧斯特凡(Anatoliy Stefan)在他的社交媒體帳戶上透露,俄羅斯海軍陸戰隊第810近衛隊上校指揮官沙羅夫(Alexey Sharov)在烏克蘭東南部港市馬立波(Mariupol)遭烏克蘭軍隊擊斃。這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折損的第15名軍事高級指揮官。俄國正出現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高級將領陣亡紀錄。

北約的一名高級軍官3月23日在簡報會上表示,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場第一個月的戰爭中遭受3萬到4萬人的傷亡。其中陣亡人數在7,000至15,000人之間。

3月26日,烏克蘭武裝部隊在一份聲明中說,在亞速作戰區,根據最新信息,一艘大型登陸艦「薩拉托夫」號在襲擊被占領的別爾江斯克(Berdiansk)港口時被摧毀。大型登陸艦「凱撒庫尼科夫」和「新切爾卡斯克」號也受損。

而早在3月7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聲稱烏克蘭海軍陸戰隊在烏克蘭南部的黑海沿岸城市敖德薩附近海域,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一艘22160型畢可夫號(Vasily Bykov)巡邏艦。

從傳統軍事力量對比來看,俄羅斯遠超烏克蘭。俄軍總兵力多達90萬,而烏克蘭軍隊為19.6萬。在海軍方面,俄海軍總船數是烏克蘭10倍,俄海軍擁有74艘軍艦和51艘潛艇,而烏克蘭只有兩艘大型軍艦。在陸軍方面,俄軍火炮數量為5,934門,是烏克蘭的3倍多;坦克數量為13,367輛,是烏克蘭的6倍;裝甲車數量為19,783輛,幾乎是烏克蘭的7倍。在空軍方面,俄軍的戰鬥機和直升機數量是烏克蘭的10倍。

而烏克蘭這些戰果背後是西方大科技公司實力的展現。

2月28日,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發布公告說,在2月24日,也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幾個小時之前,微軟檢測到針對烏克蘭數字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攻擊目標包括烏克蘭軍事機構和製造商,以及金融部門、農業部門、應急響應服務、人道主義援助工作以及能源部門組織和企業。微軟立即向烏克蘭政府通報這一情況。

在3個小時之內,微軟病毒檢測系統已更新,以阻止俄羅斯惡意軟件——微軟將其命名為FoxBlade。該惡意軟件會擦除計算機上的數據。隨後,負責應對重大網絡攻擊的微軟高級主管湯姆‧伯特(Tom Burt)向白宮負責網絡和新興技術的國家安全副顧問安妮‧紐伯格通報此事。

在俄烏戰爭中幫助烏克蘭的美國科技巨頭還有谷歌。谷歌2月28日表示,它已暫時阻止外國用戶在烏克蘭使用谷歌地圖實時流量功能。而本地司機仍可獲得實時交通信息。這樣一來,俄羅斯手機就沒辦法查看道路車流路況,以至於出現俄羅斯軍人到處搶奪烏克蘭平民手機的情形。

谷歌的另外一個項目「神盾計劃」(Project Shield)也向烏克蘭伸出援助之手。神盾計劃允許谷歌吸收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中的不良流量,並充當網站的「盾牌」,使它們能夠繼續運行並抵禦這些攻擊。

在過去的12個月中,谷歌威脅分析小組(TAG)發現,烏克蘭遭到數百次受他國政府支持的黑客攻擊,這些攻擊主要來自俄羅斯。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谷歌擴大神盾計劃範圍,向烏克蘭政府、全球大使館和附近其它政府的網站提供保護。

谷歌威脅分析小組的肖恩‧亨特利(Shane Huntley)在3月8日表示:「截至今天,在烏克蘭的150個網站,包括許多新聞機構,都在使用該服務。」

全球首富兼科技奇才伊隆‧馬斯克也捲入俄烏大戰。在俄羅斯於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全國通信中斷。2月26日,烏克蘭副總理兼數字化轉型部部長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在推特上向馬斯克喊話說:「當你試圖殖民火星時——俄羅斯試圖占領烏克蘭!當你的火箭成功從太空著陸時——俄羅斯火箭襲擊了烏克蘭平民!我們要求您向烏克蘭提供星鏈電台。」

星鏈是SpaceX公司推出的一項透過低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絡服務。

2月28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向烏克蘭運送了第一批星鏈套件——配備天線、安裝三腳架和Wi-Fi路由器。據烏克蘭當地用戶使用測速,星鏈提供了136Mbps的持續下載速率,最高可達200Mbps,是烏克蘭地區的平均互聯網寬帶速度的5倍。

在俄烏戰爭當中,微軟、谷歌、星鏈這些美國高科技公司紛紛出手,並非偶然。2020年秋天,一份重磅報告《非對稱競爭:應對中國科技競爭的戰略》被送到美國總統拜登的桌上。該報告的主筆是前谷歌總裁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

這份報告建議美國政府,為應對中共科技挑戰,建立允許國家和私企分享科技情報機制;成立「情報預備隊」,儲備一批科技專家,能在需要時聯絡,獲得他們針對特定問題的專業知識。簡而言之,就是將美國私營企業的科技能力整合到美國政府的軍事情報戰略中。

美國這項策略,本是為應對中共。但如今,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它成為了美國練兵的靶子。

俄烏戰爭成未來戰爭模式的預演。它也向可能的台海戰爭做出啟迪。要想在未來之戰中取勝,必須在網絡、通訊、電子、半導體、媒體等技術上占據優勢。鋼鐵和火藥的較量,將被人工智能的較量所取代。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3月24日表示,從俄烏戰爭可看出,網絡戰扮演的角色很關鍵,「資安即國安」。他建議台灣可參考美國做法,整合資訊安全組織。他指出,美國國土安全部在2021年8月成立「聯合網絡防禦協作組」(JCDC),任務就是將政府和民營部門聯合起來,制訂共同網絡防禦計劃。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馬斯克星鏈協助 烏軍無人機攻擊俄軍制勝
俄羅斯黑海艦隊一指揮官在烏克蘭戰死
【新聞大家談】AI高科技 俄軍噩夢?
烏克蘭國防部:俄羅斯第二名中將戰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