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十二條騙術」系列:福利盜竊和社媒假帖

人氣 20

【大紀元2022年06月09日訊】美國國稅局以2022年度「十二條騙術」詐騙警告清單中的第5項開啟本週話題,提醒大家,令人遺憾的是,犯罪分子仍在利用新冠疫情,通過虛假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帖子和意外來電等手段,來進行金錢與身分盜竊。

這些騙局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包括利用失業資訊和虛假工作機會從人們那裡竊取金錢和資訊。所有這些手段都可能導致敏感的個人資訊被盜,詐騙者利用盜竊來的資訊提交欺詐性稅表,或以其它方式對受害者造成傷害。

「詐騙者繼續利用新冠疫情作為手段來恐嚇或迷惑潛在受害者交出他們辛苦賺來的錢或個人資訊」,國稅局局長Chuck Rettig表示。「我敦促每個人對不存在的好處給予承諾的可疑的電話、短信和電子郵件保持警惕。」

國稅局匯總年度 「十二條騙術」清單已經20多年了,用以提醒納稅人和稅務專業人士留意詐騙和騙局。該清單不是法律檔或國稅局執法優先事項的字面清單。它旨在提高可能並不總是瞭解稅務管理相關發展的各種受眾的意識。

「謹慎和意識是我們抵抗這些罪犯的最佳防線」, Rettig補充道。「每個人都應該在可信賴的政府網站上驗證資訊,例如國稅局官網IRS.gov。」此階段國稅局持續觀察到的一個常見騙局就是利用影響全國所有或大多數人的危機事件,例如新冠疫情。

人們應該保持警惕的一些騙局包括:

經濟影響補助金和退稅詐騙:試圖使用經濟影響補助金 (也稱為刺激計畫補助金,EIP) 的身份竊賊,對個人構成持續威脅。與退稅詐騙類似,納稅人應注意這些詐騙的跡象:

任何詢問銀行帳戶資訊、要求收件人點選連結或驗證資料的短信、隨機來電或電子郵件都應被視為可疑,納稅人應在不打開的情況下刪除。這不僅包括刺激計畫補助金,還包括退稅以及其它常見事項。

請記住,國稅局不會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短信或社交媒體發起聯繫,來要求提供與經濟影響補助金相關的社會安全號碼或其它個人或財務資訊。還要警惕郵箱被盜。定期檢查您的郵件並向郵政檢查人員報告可疑的郵件丟失。

提醒:國稅局已發放所有的經濟影響補助金。大多數符合條件的人已經收到了他們的刺激計畫補助金。錯過刺激計畫補助金或沒有獲得全額補助金的人可能有資格在其2020或2021年的聯邦稅表上申請紓困金退稅額。納稅人應記住,國稅局官網IRS.gov,是該機構提供有關付款、退稅和其它稅務資訊的官方網站。

失業金欺詐導致納稅人的1099-G不準確:由於新冠疫情,許多納稅人失去了工作並從其所在州領取失業補助金。然而,詐騙者也利用新冠疫情,使用竊取的未申領失業補助金的納稅人的個人資訊,來提交欺詐性失業補助金申請。這些欺詐性申請的款項被身份竊賊拿去。

納稅人還應該留意寄給自己的表格1099-G(英文),來報告他們並未收到的失業補償金。對於處於這種情況的民眾,國稅局敦促他們聯繫相應的州政府機構以獲取更正的表格。納稅人如果無法獲得更正的表格,以便及時提交稅表,則應在其稅表上僅填寫其實際獲得的失業補償金和其它收入。有關稅務詳情,請參閱身份盜竊和失業福利,有關各州報告資訊,請參閱DOL.gov/fraud(英文)。

社交媒體上發布虛假招聘資訊:社交媒體上有很多虛假招聘資訊的報導。新冠疫情帶來了許多渴望尋找新工作的新的失業者。這些虛假帖子誘使受害者提供他們的個人財務資訊。這給人們增加了稅務風險,因為這些資訊反過來可用於提交欺詐性稅表來獲得欺詐性退稅或用於其它一些犯罪活動。

竊取錢財的虛假慈善機構:虛假慈善機構向來都是一個問題。當出現像新冠疫情這樣的國家危機時,它們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威脅。

向慈善機構捐贈金錢或物品的納稅人或可在其聯邦稅表中申請扣除。納稅人必須向符合條件的慈善機構捐款才能獲得扣除。要查詢慈善機構的身分狀態,請使用國稅局免稅組織搜索工具。

以下是關於虛假慈善詐騙需要記住的一些提示:

捐贈人不應讓任何來電者向他們施壓。合法的慈善機構會很樂意在任何時候獲得捐款,因此不需要著急捐款。國稅局鼓勵捐助者花時間做些調查研究。

捐助前應向籌款人詢問慈善機構的確切名稱、網址和郵寄地址,以便日後確認。一些不誠實的電話推銷員使用聽起來像大型知名慈善機構的名稱來迷惑人們。

留意捐款的支付方式。如果慈善機構要求捐贈者通過提供禮品卡號碼或電匯付款的方式來支付,捐贈者不應配合。這是詐騙分子要求人們付款的方式。在捐贈者事先對慈善機構進行了調查的情況下,用信用卡或支票支付是最安全的方式。◇

責任編輯:郝莉

相關新聞
美國報稅開始 如何儘快獲得退稅
報稅季已至 國稅局提醒防範各種詐騙
稅局提醒保護個人在線信息 減少網路足跡
另類身分竊賊:在線掙錢 受害人幫其繳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