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媒吹捧清零之際上海GDP慘跌 評論翻車

人氣 10868

【大紀元2022年0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報導)中共官方7月15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第二季度GDP增速僅0.4%;經歷封城的上海,GDP增長同比跌至-13.9%。但中共黨報前一天曾發文,聲稱動態清零防疫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引發微博評論翻車。

中國第二季度經濟不妙 上海慘跌 法媒:清零政策的惡果

在中共堅持的清零防疫政策之下,中國第二季度經濟遭遇工廠停產、商店關門、供應鏈緊張,以及房地產低迷等種種情況,此前不少經濟專家不看好中國經濟增長,而當局宣布的數字仍低於市場比較悲觀的預期。官方15日發布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僅為0.4%,這是中國2020年爆發疫情以來最低的增速。而飽受兩個月封城之苦的上海,GDP同比跌至-13.9%(上海一季度GDP增長為3.1%)。此外,中國16~24歲人口失業率攀升至19.3%的新高。

儘管第二季度GDP增速只有0.4%,大陸媒體仍多以中國經濟「二季度實現正增長」為題報導。

美國南卡來羅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大紀元說,中共當局發布的全國GDP增長0.4%數據,或涉造假。因為唯一對中國經濟有幫助的,可能就是進出口,實際上是賺外國人錢,這是外國市場經濟蓬勃,消費需求強勁的結果,不是中國市場強勁。

他說,「中國對歐美出口都增長了17%、19%,幾乎兩成,而進口幾乎沒有怎麼增長,只有1.7%。」在其它行業大面積下滑基礎上,不可能還有正的經濟增長趨勢。中共實際上也是膽膽突突造假,造了一個0.4%,一看就知道是造假。

法廣16日發表評論說,造成經濟下行局面的重大原因,許多專家毫不猶豫歸咎於「清零政策」。文章說,上海第二季經濟負增長13%就是最好的證據。另外,上海以及多個大城市甚至東北一些省遭封鎖帶來的慘重教訓顯示,封城造成的次生災害、人道災難不可估量,造成的災害遠遠超過了疫情本身帶來的災害。

但根據中共新華社7月15日發出的通稿,習近平日前視察新疆時還稱「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

中共黨報前一天吹捧清零政策 微博評論翻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一天(7月14日),中共《人民日報》評論版曾發表文章〈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文中引用習近平日前在湖北考察的說法,「如果算總帳,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強調「動態清零」才是所謂「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踐行。」

至於經濟民生受到衝擊,文章稱,短期難免會造成一定的暫時影響,「放眼長遠,將換來更健康持久的發展」。

文章又聲稱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中國經濟發展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云云。

微博上以「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效果最好」為標籤的話題成為熱搜,到16日上午已吸引了344.4萬人關注,近千條留言。

網友紛紛留言說,「自說自話自吹自擂自我欺騙自討苦吃」「死在急診室急救室外等待核酸結果的冤魂,聽了都說好」「要一條路走到黑?」「成本?經濟?百姓的生活呢?」「只要遮住眼睛我們就是最幸福的。」

「都說為老年人好,多少老年人因為防疫政策導致小病變重病,重病被拖延而死,最後只是輕描淡寫因為基礎病死亡?都說為孕婦好,只看到孕婦臨盆卻因為防疫政策被醫院拒接而流產甚至一屍兩命的。都說為嬰幼兒好,偏偏嬰幼兒時期本身最容易生病需要常去醫院,因為防疫政策被拒,只能看命,導致一個腸梗阻都會延誤而死亡。」

「請問你們的「最經濟、效果最好」有數據支撐嗎?核酸花了多少錢、這兩年有多少人失業、有多少小微企業倒閉、一刀切封醫院導致多少人死亡,有數據嗎?」

「別人不發火就把別人當傻子?」「已經偷著樂了。」「王婆賣瓜。」

隨著民間質疑聲不斷,網管展開刪貼行動,許多質疑的評論很快被刪除。

中共黨內路線鬥爭持續激烈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人民日報》14日這篇文章主要是為習近平的動態清零政策辯護。從文章可以看得出,習處於守勢,說明這個政策現在遭到質疑較多。而從官方多次的報導可以發現,原先是要「堅定不移」執行動態清零,到現在只是在「算總帳」情況下,動態清零才是最好的,官方的口徑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也說明中共內部對此的路線鬥爭之激烈。

今年3月以來,上海、北京等多地疫情爆發,習近平拍板並堅持的清零封控政策對大陸經濟和民生造成重大衝擊。中共總理李克強5月25日罕見召開有全國十萬名幹部參加的電話會議強調穩經濟。儘管有觀點認為李克強應該是按習近平指示召開會議,但不少觀察者認為習李兩人本身有路線分歧。

圖為2022年3月5日,習近平和李克強(右)在中共人大會議開幕式上。(Leo Ramirez/AFP)

過去三個月來,官媒密集為習近平拍板的「動態清零」辯護。中共衛健委主任馬曉偉4月和5月曾連續在黨媒發署名文章,強調堅持習近平拍板推行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

習近平6月28日在武漢視察時稱「堅持動態清零」,寧可暫時影響一點經濟發展。當天馬曉偉在北京會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伯恩斯表示中共堅持「動態清零」。

中共中央網信辦6月15日也曾發表文章稱習近平中央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算長遠帳、算生命帳」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云云。

但在網信辦為清零政策辯護的次日,中共前財長樓繼偉6月16日在一個財經論壇公開表示,疫情防控「不當封堵……對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所有參與者都受到損害」。

另外,中共新華社6月21日在其刊物《半月談》上發表題為「穩經濟的根基還不牢固,一攬子政策要一竿子插到底」的評論,文章隻字不提「清零」,卻大談穩經濟是「比疫情防控更為艱巨的任務」。文章後被刪除。

責任編輯:胡宇龍

相關新聞
周曉輝:習近平為清零政策公開辯護透信息
受清零停產拖累 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下滑
清零政策衝擊旅遊業 中國酒店業現併購潮
疫情擴至10省 「清零政策」或危及長三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